[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912.7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平;李必金;龙泉伟;高铭泽;高鹏;李岩;赵津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14 | 分类号: | C12P13/14;C12N1/20;C12R1/15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欣洋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10 | 代理人: | 刘彩霞 |
地址: | 028024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酵 生产 谷氨酸 种子 培养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其中,种子培养基包括基础种子培养基溶质和芸苔素内酯;发酵培养基包括基础发酵培养基溶质和芸苔素内酯。在种子培养基中添加芸苔素内酯,缩短了种子培养周期;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芸苔素内酯,能够提高产酸能力和耗糖速率,提高糖酸转化率和产酸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背景技术:
谷氨酸是分子内含有一个氨基和两个羧基的酸性氨基酸,又名α-氨基戊二酸,为无色晶体,有鲜味,微溶于水,易溶于盐酸溶液,分子量147.1,等电点3.22。
谷氨酸目前的生产方法是发酵法生产,微生物合成谷氨酸途径是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EMP)和磷酸己糖支路(HMP)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脱梭生成乙酞辅酶A;然后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合成柠檬酸,进一步生成异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及NH4+存在下生成谷氨酸,菌体内合成的谷氨酸透过细胞膜,便能在发酵液中积累大量的谷氨酸。理论上不考虑微生物生长以及呼吸消耗,由一份子六碳的葡萄糖最终产生一分子五碳的谷氨酸,理论糖酸转化率为81.7%。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国目前生产谷氨酸的产酸率仅在17 20%,转化率仅在65 67%,与谷氨酸理论转化率81.7%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能够缩短种子培养周期的种子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能够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酸量和糖酸转化率的发酵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种子培养基,其包括基础种子培养基溶质,其还包括有芸苔素内酯。
进一步,所述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为10-20ug/L。
进一步,所述种子培养基中的基础种子培养基溶质的浓度为:葡萄糖40-50g/L、玉米浆30-50g/L、豆粕水解液10-30g/L、氯化钾1-2g/L、硫酸镁1-2g/L、丁二酸2-4g/L,消泡剂0.3-0.5mL/L、生物素0.3-0.5mg/L、硫酸亚铁1-2mg/L、硫酸锰1-2mg/L。
进一步,所述玉米浆的浓度为18-25波美度。
进一步,所述豆粕水解液的总氮含量为20~50g/L。
本发明种子培养基能够促进菌体细胞分裂,打破菌体细胞休眠,缩短延滞期,进而缩短了种子培养周期。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发酵培养基,其包括基础发酵培养基溶质,其还包括有芸苔素内酯。
进一步,所述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为50-200ug/L。
进一步,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基础发酵培养基溶质的浓度为:葡萄糖20-30g/L、玉米浆70-80g/L、豆粕水解液30-40g/L、甜菜碱0.5-1g/L、磷酸二氢钾1-2g/L、硫酸镁1-2g/L、消泡剂0.3-0.5mL/L、生物素0.1-0.2mg/L、VB1 0.3-0.5mg/L、硫酸亚铁0.1-0.5mg/L、硫酸锰0.1-0.5mg/L。
进一步,所述玉米浆的浓度为18-25波美度。
进一步,所述豆粕水解液的总氮含量为20~5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