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异化织构重构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2930.X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龙;李志贞;徐欣;薛冲;常文程;杨帆;王锡腾;邵凯;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迪锐能超硬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3C16/52;C23C16/36;C23C16/40;C23C16/34;C23C16/38;C23C16/32;C23C16/56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苏红红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异化 织构重构 涂层 刀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异化织构重构涂层刀具,包括:基体,具有第一刀面与第二刀面;基础涂层,连续覆盖于第一刀面与第二刀面上;应力调控过渡涂层,位于第一刀面或第二刀面的基础涂层上,应力调控过渡涂层通过去除第一刀面或第二刀面上一定厚度的基础涂层得到;重构涂层,覆盖于应力调控过渡涂层上,重构涂层与所述基础涂层之间形成差异化的晶粒择优取向。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差异化织构重构涂层刀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形成在前刀面以提高抗磨损性、后刀面以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为目标的织构组合;延长刀具服役寿命、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切削刀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异化织构重构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晶粒择优取向(织构)用于刀具涂层可改善取向方向力学、摩擦性能和切削性能。然而,为兼顾刀具切削性能与已加工表面质量双重目标,在前-后刀面差异化涂层织构调控策略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若通过合理调控涂层织构实现前-后刀面织构最佳匹配,有望为涂层刀具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硬质合金涂层刀具高速干切削球墨铸铁、合金钢等时,在前-后刀面关键摩擦区域中,热与机械耦合应力引起裂纹在涂层中产生与扩展,导致涂层剥落和破损;同时,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剧烈挤压摩擦,致使已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形成表面变质层。因此高速干切削球墨铸铁、合金钢等伴随着摩擦磨损加剧、涂层寿命下降、已加工表面质量难以满足用户要求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出织构重构的概念,即二次涂层形成的重构涂层与一次涂层形成的基础涂层具有差异化的晶粒择优取向。设计前刀面以提高耐磨性、后刀面以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为目标的织构组合;在织构重构过程引入应力调控机制,构建基础涂层、重构涂层及应力调控过渡涂层三者协调统一关系,通过织构重构与应力调控对位错与孔洞等缺陷的抑制。有望解决高速干切削球墨铸铁、合金钢等材料带来的摩擦磨损加剧、涂层寿命下降、已加工表面质量难以满足用户要求的问题;为提升涂层刀具研究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异化织构重构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可形成在前刀面以提高抗磨损性、后刀面以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为目标的织构组合;延长刀具服役寿命、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差异化织构重构涂层刀具,包括:
基体,具有第一刀面与第二刀面;
基础涂层,连续覆盖于所述第一刀面与第二刀面上;
应力调控过渡涂层,位于所述第一刀面或第二刀面的基础涂层上,所述应力调控过渡涂层通过去除所述第一刀面或第二刀面上一定厚度的基础涂层得到;
重构涂层,覆盖于所述应力调控过渡涂层上,所述重构涂层与所述基础涂层之间形成差异化的晶粒择优取向。
其中,所述第一刀面为刀具前刀面,第二刀面为刀具后刀面。
本发明将织构重构设计思路引入涂层刀具设计领域,通过差异化前-后刀面择优取向,形成在前刀面以提高抗磨损性、后刀面以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为目标的织构组合。
进一步,所述基础涂层上未形成所述应力调控过渡涂层的区域覆盖有遮盖层。
进一步,所述基础涂层上未覆盖所述重构涂层与所述遮盖层的区域涂覆有取向不变涂层,所述取向不变涂层、所述遮盖层与所述重构涂层之间连续设置。
进一步,所述重构涂层的成分选自TiCN、Al2O3、TiN、TiB2、TiBN、ZrN、ZrC、ZrCN、SiC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迪锐能超硬刀具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迪锐能超硬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2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