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道式流体动压电化学复合抛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2929.7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安舸;刘俊;马秋成;马羚智;周鹏;童俊;王雨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F3/16 | 分类号: | C2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道式 流体 压电 化学 复合 抛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道式流体动压电化学复合抛光装置及方法,包括抛光组件、电解液循环装置、直流电源,所述抛光组件包含一动压流道,所述动压流道由楔形入口区、矩形动压区和楔形出口区组成,所述阴极位于矩形动压区上方,所述工件安装在矩形动压区下方,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所述工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抛光时,电解液进入动压流道,在矩形动压区形成动压流场,同时,工件被加工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电解液中的磨粒在动压流道内速度场和压力场的作用下,对工件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层材料进行去除,实现复合抛光。本发明兼具流体动压抛光和电化学抛光的优点,可实现高效加工并可获得光滑无损伤抛光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道式流体动压电化学复合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具有高表面质量的先进零件的需求大幅提升。特别是对于国防、半导体、光学、精密仪器及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零件,除了要求极低的表面粗糙度,还要求表面和亚表面无损伤、无残余应力。流体动压抛光是制造这类零件高质量表面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流体动压效应,通过流体驱动微细磨粒冲击工件表面实现原子级材料去除,可获得亚纳米级极低表面粗糙度和无损、无变形层的超光滑表面,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表面终加工方法。
然而,现有流体动压抛光技术加工效率非常低,虽可获得极低的表面粗糙度,但是对加工前工件初始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如初始Ra粗糙度低质几纳米至十几纳米,因此,主要适用于本身已经具有较高表面质量的高精度零件的表面加工,如高端光学元件、半导体元件。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流体动压抛光技术在其他普通高表面质量零件(如精密光学模具、医疗器械领域的零件)中的应用。因此,为满足市场对高表面质量零件的广泛需求,需要提出一种能兼顾高效率、高质量的流体动压抛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结合电化学抛光技术,提出一种能兼顾高效率、高质量流道式流体动压电化学复合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道式流体动压电化学复合抛光的装置,该装置综合流体动压与电化学抛光原理实现,包括抛光组件、电解液循环装置、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括进液板、阴极工具、侧板、工件、底板、底座、液槽;所述底座置于液槽底部;所述底板安装于底座上方;所述阴极工具位于底板上方,由基座和阴极组成;所述阴极工具具有梯形凸起轮廓,所述阴极的工作面与梯形凸起的顶面平齐;所述侧板位于阴极工具和底板之间的两侧;所述阴极工具,侧板,底板所包容的内部区域形成一个动压流道;所述动压流道包括入口区、动压区、出口区,所述入口区为楔形,截面逐渐变小,所述动压区为矩形,具有一定高度和长度,所述出口区为楔形,截面逐渐变大;所述动压区正对阴极工作面的底板上表面设有凹槽,工件安装于凹槽中;所述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为阴极;所述工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作为阳极;所述进液板位于动压流道入口区一侧,与阴极工具、侧板、底板相连;
所述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管道、液箱、过滤装置、搅拌装置、温控装置、阀、泵、压力表、流量计、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电解质、磨粒、分散剂、添加剂;所述电解液循环装置出口通过管道与抛光组件进液板相连,向所述动压流道供给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循环装置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抛光组件中的液槽相连,以收集回流电解液;
所述电解液以一定速度进入抛光组件后,在动压流道的动压区中形成动压流场,同时,动压区顶部阴极工作面与底部工件被加工表面间发生电化学反应;电解液中的磨粒在动压流道内速度场和压力场的作用下,将工件表层电化学反应产物去除,实现复合抛光;随后电解液从出口区流出,经管道回流至电解液循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2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施胶脱脂棉纤维吸收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箱支撑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