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保健用户的养生壶控制方法和养生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1840.9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致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路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A47J27/00;A47J27/21 |
代理公司: | 广州维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3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保健 用户 养生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保健用户的养生壶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设定时间段和模式操作的对应关系;当使用者使用养生壶时,验证使用者的身份,当使用者不是保健用户时,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对养生壶中的食材进行烹制;当使用者是保健用户时,在所有第二对应关系的时间段中检索所述操作时间,当操作时间落在了任意所述时间段当中时,根据对应的第二对应关系,以相应的设定参数在所述模式下运行养生壶以烹制食物;当操作时间没有落在任何时间段当中时,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对养生壶中的食材进行烹制。特定时间段在保健用户的操作下,以特定的模式和参数设定通过养生壶对食材进行自动加热,由此从整个流程上简化了使用者尤其是保健用户对养生壶的操作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养生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保健用户的养生壶控制方法和养生壶。
背景技术
养生壶是指以养生保健为目的,除了烧水以外,还能够烹煮各种食材的器具。在养生壶加热过程中,处于用户的不同需求,需要向壶内加入不同的食材或水体进行不同要求的烹煮。因此现有的养生壶,设置了多种加热模式,供用户对不同需求的食材进行加热,但是需要用户重新手动调节其加热模式,设置其加热功率,水量,加热时间来进行不同食材的烹煮,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对于食材的烹煮,有如下两种典型的应用场景:煮饭,米饭是常见主食。米饭中含有80%左右的淀粉,具有很好的消化性能,每天摄入400-500g的米饭基本能满足人体正常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必要的能量需求。但是这些营养成分是超过了保健用户的需要的。同时米饭中淀粉的消化须经过消化道内水解酶的作用,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但是烹饪阶段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均可影响淀粉的酶解特性,最终影响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量,以及血糖的变化速率。对于肥胖症及“三高”人群,需要提高淀粉的抗酶解能力,进而提高米饭中的抗消化性能,降低消化速率,使餐后血糖逐渐、缓慢上升,能量持续释放,以实现饱腹感的同时,降低通过米饭摄取的糖分。
煎药:中药有较好的保健效果,保健用户可以通过中药实现对身体的调理。因此养生壶需要具备煎药的能力,以帮助保健用户控制进药,而煎药的过程中又需要多次对养生壶中的水量和加热时间进行设定,这又大大增加了用户对养生壶的繁复程度。
养生壶的使用过于繁琐。表现在:造成特定时间比如早上,影响使用者的生活节奏。常规的处理方式是使用定时功能,提前对养生水壶进行模式选择的相关设置,之后进行定时操作,定时运行相关功能,之后对烹制的食物进行保温,该方案本质是将繁琐的操作提前,但是相关的操作依然要进行,模式切换和设置的操作量依旧很大。
现有方案具有如下技术缺陷:1、因为不是实时对养生壶实施的操作,并不能即时的提供相应的烹制功能,使用并不灵活,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将自动煮粥的时间设置在早上七点十分,如果用户早上六点半提前起床,则需要重新设置自动运行时间,或者再次进行手动设置以开始烹制,如果用户赖床,八点才起床的话,养生水壶将对烹制的粥反复加热以保温,造成粥的口感和消化性能都无法满足预期,影响用户的使用。2、定时功能使得养生壶在定时期间用途单一,影响常规用户的使用,如果常规用户需要烧水煮咖啡,则需要取消定时,在使用之后重新设定。上述问题都大大增加了养生壶使用的繁复程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基于历史记录和身份认真的模式调整,用于保健用户的养生壶控制方法和养生壶,以适应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对养生壶的多种操控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用于保健用户的养生壶控制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用于保健用户的养生壶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路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路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1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