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品差压热耦合精馏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0247.2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青;武涵;王琦;张继军;姚红果;张超;李蓓;杨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32;C07C29/80;C07C3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二醇 副产品 差压热 耦合 精馏 工艺 | ||
本发明为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品差压热耦合精馏工艺。该工艺通过脱轻塔、高压塔和低压塔、脱轻塔热耦合再沸器(E1)和低压塔热耦合再沸器(E2)有机结合,低压塔顶采出物料一部分返回高压塔,一部分返回脱轻塔,外排物料不超过1%。高压塔与低压塔操作压力之比一般不小于10,高压塔操作压力不高于80kpa,低压塔操作压力不低于1kpa,同时保证高压塔塔顶与低压塔塔顶的共沸组成含量变化大于5%,系统操作上限不小于120%。本发明实现了分离提纯煤制乙二醇副产品中的乙二醇和1,2‑丁二醇;通过使用差压热耦合装置,使二次热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能量消耗,可降低能耗约30%‑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精馏领域,特别是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品差压热耦合精馏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较为缺乏的资源特点,基于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要求,煤制乙二醇技术因其生产成本低,流程短等优点在国内被大范围推广。
目前国内企业只是采用减压精馏提取该副产物中的部分乙二醇,当副产物中1,2-丁二醇提高至20%左右,乙二醇降至60-70%时就不再进一步处理,低值售出。每年将有30-40万吨以上副产品产生,下游厂家也只是进一步回收乙二醇或简单处理后作为燃料使用,未产出1,2-丁二醇和乙二醇合格产品,原因是未掌握乙二醇和1,2-丁二醇随压力的变化规律,未采用差压精馏,单纯使用减压精馏,再有原料中的轻组分脱除不彻底也影响产品纯度。2017年美国壳牌公司针对含糖或者含糖醇的原料的氢解生成乙二醇和1,2-丁二醇等混合物,提出了一种分离乙二醇和1,2-丁二醇的工艺,只能得到较高纯度的乙二醇,但不能得到高纯度的1,2-丁二醇产品,物料回收率不够高。该发明(US2017/0174596A1)内容只涉及了低压塔和高压塔,外排量较大,产品收率低;虽提出的高压塔操作压力可为50-150kpa,但是由于物料热敏性显著,易在高温下发生聚合等副反应,实际生产多采用减压精馏,即操作压力不超100kp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针对当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品差压热耦合精馏工艺。该工艺以脱轻塔、高压塔和低压塔的三塔流程为基础,配置脱轻塔热耦合再沸器(E1)和低压塔热耦合再沸器(E2),利用高温热源与低温物料进行换热,对低温物料进行加热,来实现减少一次蒸汽用量,循环水耗量,明显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本发明实现了分离提纯煤制乙二醇副产品中的乙二醇和1,2-丁二醇;通过使用差压热耦合装置,使二次热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能量消耗,可降低能耗约30%-35%。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煤制乙二醇副产品差压热耦合精馏系统,该系统包括脱轻塔LPT1,高压塔HPT和低压塔LPT2;进料泵P1经管道1连接脱轻塔LPT1进料口;脱轻塔LPT1塔顶蒸汽出口经冷凝器CX1与脱轻塔塔顶回流罐V1相连,回流罐V1出口与回流泵P2相连,回流泵P2出口分别和采出管道3、脱轻塔LPT1塔顶相连;脱轻塔LPT1塔釜分别和再沸器RB1、脱轻塔热耦合再沸器E1、进料泵P3相连;再沸器RB1、脱轻塔热耦合再沸器E1还分别与脱轻塔LPT1塔釜相连,进料泵P3与高压塔HPT进料口相连;
高压塔HPT的塔顶分别和高压塔塔顶冷凝器CX2、低压塔热耦合再沸器E2相连;塔顶冷凝器CX2和高压塔回流罐V2相连,低压塔热耦合再沸器E2的冷凝液出口与高压塔回流罐V2相连;高压塔回流罐V2出料口经高压塔回流泵P4分别与高压塔HPT塔顶、低压塔LPT2进料口相连;高压塔HPT塔釜出口分两股,一股经高压塔再沸器RB2与高压塔HPT塔底相连,另一股依次经高压塔出料泵P5、薄膜蒸发器TFE1、脱轻塔热耦合再沸器E1、乙二醇产品开车冷凝器CX3与乙二醇产品罐V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0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