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管件的精密电解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0200.6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曹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航智飞机发动机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H3/00;B23H3/1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陈小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精密 电解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管件的精密电解加工工艺,属于精密电解技术领域。包括钛合金管件的前处理、夹持、电解加工以及清洗、打包入库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能够在电解时保证加工过程中电解液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电解加工的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工具阴极以及管件内同时流入电解液,并且电解液会通过工具阴极与管件之间的加工间隙流出,既能防止电解加工的杂志不会沉积到工具阴极上或是管件内,又能保证流经加工间隙的电解液质量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管件的精密电解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钛及钛合金材料有其他材料无法拥有的特点,钛合金材料的比强度高,耐热性能好,抗腐蚀性好,密度仅为钢的58%,所以利用钛合金材料做成的薄壁管件,将成为医疗、国防等领域的重要零部件,但是由于工件壁薄,加工容易变形径向夹紧力使工件产生弹性变形,刀具磨损快使工件尺寸不稳定,不易保证加工质量,使工件废品率及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工件加工变形一直困扰技术人员和加工者。
而电解加工对于加工出所需长度的钛合金管件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在电解过程中,由于初步切削时产生的毛刺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电解杂质等会沉积在工具阴极上,以及为了增加电解效率、降温、保持电解液相对密度等原因,需要使两极之间保持一定的加工间隙使电解液不停地从两极之间流动,而电解过程中这个间隙可能随着阴极的材质、损耗、沉积等原因需要不停地调整,这就有可能使电解液的流量发生变化,继而影响整个电解加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合金管件的精密电解加工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保证电解加工可靠性、令电解液能快速流过加工区域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所述的一种钛合金管件的精密电解加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取钛合金管件毛坯料先进行切割,切割出比所需长度长0.2-0.5mm的管件后,对其表面进行清理;
步骤二、将清理后的管件的底部套接在流量控制机构上,使流量控制机构的上部位于管件内;
步骤三、将管件的根部通过管件夹具夹取;
步骤四、取工具阴极并将工具阴极的顶部安装在进给装置上,接着将工具阴极的下端靠近管件,再将工具阴极连接至电源负极,且工具阴极的上端设有进液管,完成工具阴极的安装,将进液管连接至过滤组件一,过滤组件一上另外设有连接管连接至循环泵一;
步骤五、将夹装有待加工的钛合金管件的管件夹具安装至电解槽内并连接至电源正极,启动进给装置并将工具阴极进给到钛合金管件上方,保持工具阴极与管件的顶部之间有0.3-0.5mm的加工间隙,电解液经进液管进入到工具阴极的内孔中向下方管件的位置流去,最终进入电解槽内,携带有电解杂质的电解液会从电解槽流入净化装置,再通过循环泵一流到过滤组件一并再次进入进液管;
步骤六、管件夹具安装到电解槽中后,会通过管件夹具内的三通管向流量控制机构内通入电解液,电解液最终进入电解槽内,携带有电解杂质的电解液会从电解槽流入净化装置,再通过循环泵二流到过滤组件二并再次通过管道进入三通管,然后接通电源,开始电解加工;
步骤七、加工完成后,对钛合金管件进行清洗,打包入库。
优选的,在三通管上还连接有压力阀以及流量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管件夹具的还包括锁扣、夹板一以及夹板二,所述夹板一与夹板二之间设有多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并设置在夹板一与夹板二的边缘处,所述锁扣固定在夹板一以及夹板二的外侧面,用于将夹板一以及夹板二锁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航智飞机发动机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航智飞机发动机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0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