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待生催化剂再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8668.1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源;王龙延;孟凡东;闫鸿飞;武立宪;张亚西;张瑞风;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8/04 | 分类号: | B01J38/04;B01J3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3 | 代理人: | 任燕妮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 ||
1.一种催化裂化待生催化剂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生催化剂先通过第一再生器进行贫氧再生,然后再通过第二再生器进行富氧再生;其中,所述贫氧再生是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2-5:1;所述富氧再生是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3-5;
在催化裂化装置处于开工阶段时,将高纯二氧化碳和高纯氧气混合之后分别通入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将所述第二再生器输出的再生烟气循环至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同时根据所述再生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等量减少高纯二氧化碳的供应,以使所述再生烟气逐步替代所述高纯二氧化碳;
在催化裂化装置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时,将所述第二再生器输出的所述再生烟气完全替代所述高纯二氧化碳,将所述再生烟气和所述高纯氧气混合之后分别通入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裂化装置处于开工阶段时,将纯度大于99%的高纯二氧化碳和纯度大于99%高纯氧气分别在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内混合,将所述第一混合器得到的满足贫氧再生比例要求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一再生器,将所述第二混合器得到的满足富氧再生比例要求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二再生器;
在催化裂化装置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时,将所述第二再生器输出的所述再生烟气与所述高纯氧气分别在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内混合,之后分别通入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进行待生催化剂的烧焦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主风控制系统根据再生烟气在线监测分析获取的再生烟气组成情况,调控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主风各组分流量和摩尔比;
当所述第一再生器生成的再生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低于30v%且氧气含量高于1v%时,则利用所述主风控制系统降低所述第一再生器的氧气流量,使所述第一再生器生成的再生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于30v%;
当所述第一再生器生成的再生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低于30v%且氧气含量低于1v%时,则利用所述主风控制系统降低循环烟气的流量,使所述第一再生器生成的再生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于30v%;
当所述第一再生器生成的再生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于30v%且氧气含量高于1v%时,则利用所述主风控制系统降低氧气和循环烟气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分析烟气组成的再生烟气在线分析仪、用于根据再生烟气组成计算主风各组分流量的主风流量计算模型和用于控制主风各组分流量的流量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控制系统中的所述主风流量计算模型是根据焦炭摩尔流量和再生烟气中氧气的体积分率计算循环烟气流量、高纯氧气流量和高纯二氧化碳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CK表示焦炭摩尔流量;
α1、α2、β1、β2、η1、η2为常数,下标1表示第一再生器,下标2表示第二再生器,α1∈[0.4,0.8]、α2∈[0.4,0.8]、β1∈[0.4,0.8]、β2∈[0.4,0.8]、η1∈[0.1,0.4]、η2∈[2,6];
分别表示再生烟气中氧气的体积分率;
FCF、分别表示循环烟气体积流量、高纯氧气体积流量和高纯二氧化碳体积流量;
FCF,1表示第二再生器排出烟气循环回第一再生器的体积流量;
FCF,2表示第二再生器排出烟气循环回第二再生器的体积流量;
表示通入第一再生器的高纯氧气体积流量;
表示通入第二再生器的高纯氧气体积流量;
表示通入第一再生器的高纯二氧化碳体积流量;
表示通入第二再生器的高纯二氧化碳体积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86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