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组件固定框架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6245.6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辉;郭志球;蔡露;谢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H02S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3144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固定 框架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领域,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固定框架及其安装方法,光伏组件固定框架包括:光伏组件边框、檩条以及固定件,光伏组件边框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檩条上具有与第一安装孔适配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贯穿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固定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其中,檩条具有向远离光伏组件边框的方向凹陷的凹槽,沿垂直于光伏组件边框指向檩条的方向的剖面上,凹槽靠近光伏组件边框的部分区域的横截面积为第一面积,凹槽远离光伏组件边框的部分区域的横截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一面积小于第二面积。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有利于提高檩条对光伏组件边框的承载强度,以及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边框的布局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固定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全球推崇,得到大力的支持和发展。光伏组件面板主要由硅晶体板材构成,其质量大且质地较脆,需要使用檩条对光伏发电组件进行安装固定,使其能够进行稳定的发电工作。
现有的与檩条配合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件一般有压块或者螺栓连接件,压块的结构较为复杂;对于结构较简单的螺栓连接件,一般为π型或者L型,与檩条固定后,上表面再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螺栓连接。
然而,π型件一般就需要焊接或者开模,相对比较麻烦,而L型件加工相对简单,但是没有定位作用,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时要调位置,时间较长;且二者共同缺点是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连接部强度较差,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固定框架及其安装方法,至少有利于提高檩条对光伏组件边框的承载强度。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固定框架,包括:光伏组件边框、檩条以及固定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檩条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和所述檩条;其中,所述檩条具有向远离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方向凹陷的凹槽,沿垂直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指向所述檩条的方向的剖面上,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部分区域的横截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凹槽远离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部分区域的横截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所述凹槽的部分区域在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远离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所述凹槽的部分区域在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正投影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光伏组件边框指向所述檩条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边框指向所述檩条的方向上,所述凹槽侧壁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5°~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靠近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凹槽和远离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且沿垂直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指向所述檩条的方向的剖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1/3~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光伏组件边框和/或第二光伏组件边框,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边框上的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边框上的第四安装孔;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框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第五安装孔以及与所述第五安装孔位置错开的第六安装孔,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适配,所述第六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适配;其中,部分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五安装孔,以固定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边框和所述连接件;部分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六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檩条;部分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一并固定所述第二光伏组件边框、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檩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6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