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5938.3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朱颢东;李红婵;李展鹏;韩朝阳;路延通;朱状;王建文;朱付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T17/05;G06T1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晟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5 | 代理人: | 张心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可视化 数据 智慧 运营 管理 平台 | ||
1.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维可视化管线管理系统,所述三维可视化管线管理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管线管理模块,三维可视化管线智能分析模块、三维可视化管网状态实时监测模块、三维可视化管线数据格式和管线管理规则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系统,所述用户管理系统包括在线用户模块、流程审批模块和通知公告模块;
平台管理系统,所述平台管理系统包括运营监控模块和平台管理模块;
所述三维可视化管线管理系统利用三维建模方法,将城市综合管廊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实现城市综合管廊管网空间位置三维可视化建模和管理;
所述用户管理系统采用网络通讯技术,使城市综合管廊与各类互联网智能设备进行集成,实现城市综合管廊管网状态实时监测功能,并以三维拟真的形式标注出来;
所述平台管理系统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城市综合管廊三维可视化智能管线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可视化管线管理系统提供管廊三维场景的两种观测模式,包括推进式观测和摄像机跟踪观测;
所述推进式观测是选取一个管廊作为起点,系统切换到管廊内部,通过方向键向前推进,系统实时以三维方式展示管廊内部场景和各种检测参数及提示信息;
所述摄像机跟踪观测用于对单个管廊的内部场景观测,可以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移动,对整个管廊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观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可视化管线管理模块对管网内的空间位置进行可视化管理,所述三维可视化管线智能分析模块实现管漏定位、影响范围分析和联通分析,三维可视化管网状态实时监测模块、三维可视化管线数据格式和管线管理规则管理模块与物联网设备进行集成,进行管网状态的实时监测,并以三维拟真的形式标注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用户模块显示当前系统内已登录的用户列表,包括:用户名、登录IP和登录时长,且提供已登录用户人日志和修改密码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审批模块的审批流程是先由未登记人员发起申请,然后再由固定授权人员审批,流程发起人员根据人员登录用户名关联自己发起的流程,审批人员根据看到人员提交的流程来进行流程审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公告模块用于将系统内的重要事件通知给用户,且在有效的日期和通知内,当用户登录时,公告会自动弹出该信息,提醒用户查看,同时通知公告可以在后台管理,也可以通过接口在外部系统中触发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监控模块对管廊进行管理,且包括管廊地图、管廊设备以及设备授权管理;
所述管廊地图是将设备按性质分为:消防系统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设备监测设备、安防系统设备和管理应用设备;
所述管廊设备是将设备以管廊为基础单位进行运维和管理,且控制面板中显示全部的管廊列表,展开管廊查看该管廊下的设备和设备运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的智慧管廊运营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管理模块包括请求驱动Web框架、前端控制器和页面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59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