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3733.1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存满;金黎明;吕洪;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89 | 分类号: | C25B11/089;C25B11/031;C25B9/65;C25B1/04;C25D3/56;C25D5/16;C25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均匀 沉积 碱水 电解槽 分区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及制备方法,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基体和用于给电极基体提供电流输入的电极接线柱;所述电极基体的两端分别对应电解槽的进口测和出口测,所述电极基体表面沉积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密度沿着电解槽的进口测至出口测方向梯度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氢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常用的制氢技术之一,其中碱水电解制氢技术相对成熟,已经实现了商业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碱水电解槽的尺寸和产能不断增大,未来单台套的电解槽直径将超过2m,产能超过1500Nm3/h。电极是电解槽的核心部件,尺寸和产能的增加对电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现有镍网电极的基础上,增大电极面积,负载高性能催化剂等。
电解槽的大型化必然会导致电解槽径向温度分布不均匀,靠近碱液进口测温度较低,靠近出口测温度较高。进口测方向温度低,反应活性低,产氢效率低,而出口测方向温度高使得产氢速率过快导致气阻。因此不同位置对电极反应过程的需求也不同。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电解液内部的反应特点,亟需对于大面积电解槽使用的电极在径向分布进行设计,以迎合大型电解槽不同位置的反应需求,从而提升电解槽的产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产氢效率高的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及制备方法,以迎合大型电解槽电极不同位置的反应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包括电极基体和用于给电极基体提供电流输入的电极接线柱;所述电极基体的两端分别对应电解槽的进口测和出口测,所述电极基体表面沉积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密度沿着电解槽的进口测至出口测方向梯度降低。
优选地,所述电极基体为金属编织网基体,其材质包括镍基、铁基或合金。
优选地,所述电极基体的形状包括圆形和方形。
优选地,所述电极基体上的催化剂密度等梯度降低。
优选地,所述电极接线柱的数量至少为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电极基体垂重悬挂,利用电极接线柱向电极基体输入电流,将电极基体分N次逐步浸入电解液,进行电沉积,结束后得到梯度分布电极。
优选地,所述N为1~50。
优选地,所述N为3-20。
优选地,每一步的电沉积时间范围为1min~24h。
优选地,每一步的电沉积时间范围为5min~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电极结构设计和梯度分布催化剂电极制备,进口测催化剂密度高,一方面能够增加欧姆电阻提升进口处产热,提升电解液温度,另一方面增加催化剂密度能够增加反应活性位点,提升产氢效率;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降低催化剂密度,避免出现产氢速率过快导致气阻;出口测催化剂密度较低能够显著降低产氢效率和产热,避免气阻发生,有效提升电解槽的综合产氢效率提升电极的综合产氢效率,符合电解槽进出口温度特性及电极反应需求,能够从本质上提升电极产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非均匀电沉积的碱水电解槽分区电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3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