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钢切割轨道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3480.8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德浩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6 | 分类号: | F16F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钢 切割 轨道 减震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钢切割轨道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顶板的内壁两侧,所述顶板的底部内壁和底座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端部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轴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设置于第三滑槽的内部。该槽钢轨道减震器,通过底座、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顶板、连杆、第三滑槽、限位弹簧和第三滑块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可以有效的对轨道进行减震,且对震动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方便了维护和保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钢切割轨道减震器。
背景技术
槽钢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震动,其中噪音可通过建造密闭的切割空间来阻断,而震动却难以避免,
然而现有的轨道减震设备多是通过减震垫进行减震,但减震垫的减震效果不佳,不能将列车经常轨道时产生的震动和冲击进行吸收,且减震垫的耐磨性和抗腐性较差,使用寿命不长,需要定期更换,较为麻烦,并且震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的减震器,然而,这些减震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差,不能适用于槽钢轨道,且这些减震器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困难,不利于后续的维护和保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槽钢切割轨道减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槽钢切割轨道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顶板的内壁两侧,所述顶板的底部内壁和底座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端部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轴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设置于第三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第三滑槽开设于承载柱的外壁两侧,所述承载柱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端部分别连接于底座的顶部和顶板的底部内壁,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壁和顶板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顶板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贯穿顶板连接有转盘。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槽、缓冲弹簧和第二滑块,所述顶板的底部内壁和底座的顶部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端部贯穿第二滑槽轴连接有连杆,使得连杆可以推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杆设置有四个,且连杆关于承载柱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使得连杆可以稳定的对底座和顶板进行支撑。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承载柱设置为空心杆状结构,且承载柱的中心线和底座的中心线重合,使得底座和顶板通过承载柱进行支撑。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限位块设计为“L”型结构,且限位块设置有四个,并且限位块关于承载柱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使得限位块可以对承载柱进行限位,避免其在受到挤压时,出现偏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卡块设计为弧形结构,且卡块的外壁设置为阶梯状,使得卡块可以对轨道进行快速固定。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槽钢切割轨道减震器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底座、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顶板、连杆、第三滑槽、限位弹簧和第三滑块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可以有效的对轨道进行减震,且对震动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通过顶板、卡槽、卡块和螺杆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可以快速的对轨道进行限位固定,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方便了维护和保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德浩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德浩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3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