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催化剂及在线制备烯烃共混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2477.4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明;陶干;历伟;王靖岱;阳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3/08;C08F10/00;C08F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在线 制备 烯烃 共混物 方法 | ||
1.一种复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在密闭的惰性环境中,将单金属催化剂A溶于溶剂A中,单金属催化剂B溶于溶剂B中,然后将两种催化剂溶液转移至反应器A中,加入组分C在设定温度下搅拌,搅拌后通入惰性气体吹扫至反应器A中析出干燥的产物,用溶剂C洗涤产物,后用惰性气体吹扫析出干燥产物,产物即为复配催化剂;复配催化剂中,催化剂A与催化剂B主要金属元素摩尔比范围为1:1~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金属催化剂A和单金属催化剂B选自茂金属催化剂、Ziegler-Natta催化剂、铬系催化剂、铁系催化剂、FI催化剂、镍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溶剂B和溶剂C为苯、甲苯、氯仿、二氯甲烷、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戊烷、四氢呋喃、C4~C18中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C为二氧化硅、氯化镁、MOFs、硅氧烷、茂基配合物、金属烷基化合物、聚半倍硅氧烷、多孔分子筛、石墨、碳纳米管、二异戊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组分C与催化剂A与催化剂B的总摩尔比范围为30:1~1: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为-30℃~200℃,搅拌时间为1min~2000min,其中温度优选范围为-20℃~180℃,搅拌时间优选范围为5min~1500min。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配催化剂的在线制备烯烃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单反应器B中加入溶剂C、共单体、助催化剂、上述复配催化剂及烯烃单体,调节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反应获得烯烃共混物,其中聚合反应中也可不加共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在线制备烯烃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为甲基铝氧烷、二甲基铝氧烷、改性甲基铝氧烷、三乙基铝、三戊基铝、氢化二丙基铝、三异丁基铝、氯化二乙基铝、二氯乙基铝、三丁基铝、三己基铝、三辛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助催化剂与复配催化剂的主要金属元素摩尔比范围为1:1~1000:1。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在线制备烯烃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单体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1-癸烯、戊二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共单体也可不加;烯烃单体为乙烯、丙烯、丁烯、戊烯、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在线制备烯烃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温度范围为-50℃~260℃,聚合压力范围为1bar~300bar,聚合时间为5min~50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在线制备烯烃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共混物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聚丙烯共混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乙烯-辛烯共混物、双峰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与乙烯-辛烯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与乙烯-辛烯共混物、聚丙烯与乙烯-辛烯共混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超支化聚乙烯共混物、聚丙烯与支化聚乙烯共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24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糖脂的制备及纯化方法
- 下一篇:垃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