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锈效果的带钢酸洗方法及其带钢酸洗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2024.1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陆玮;程叶宇;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C23G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锈 效果 带钢 酸洗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锈效果的带钢酸洗方法及其带钢酸洗线,在酸洗工序段中,分别设有1#酸洗槽、2#酸洗槽、3#酸洗槽、4#酸洗槽、5#酸洗槽和6#酸洗槽,各酸洗槽的总酸浓度均控制在180‑210g/L,所述1#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50‑60g/L;所述2#酸洗槽自由酸浓度控制在70‑80g/L;所述3#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90‑100g/L;所述4#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120‑130g/L;所述5#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150‑160g/L;所述6#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170‑180g/L;本发明可以有效去除带钢表面氧化皮和锈蚀物,将复酸率维持在很低水平,同时避免酸洗后钢板上残留Cl‑1、SO4‑2的结合物或Cl‑1、SO4‑2离子等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容易导致产生钢带生锈的根本原因,进而实现了对钢带的优越防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制造领域中的酸洗工序,具体涉及了一种具有防锈效果的带钢酸洗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了采用该带钢酸洗方法的带钢酸洗线。
背景技术
在钢板制造领域中,酸洗线的主要作用是将表面带有铁氧化物的热轧带钢利用机械处理以及化学溶解的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物,进而得到符合后续进行轧制或成品表面质量要求的酸洗板。而且酸洗工艺是冷轧带钢生产链的首道工序,因此酸洗产品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艺的加工质量,是对冷轧带钢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
酸洗生产线的核心环节是酸洗工艺段,该工艺段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酸洗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在现有技术的实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酸洗带钢表面缺陷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从而不得不降级处理或进行二次酸洗处理,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具体来说,常见的酸洗板表面缺陷有:过酸洗、欠酸洗、停车斑、表面黑斑等。为了尽可能减少出现酸洗板表面缺陷的问题,已有的清洗技术是在推拉式酸洗机组的喷淋槽出口处配备有一对向完成清洗后的带钢喷吹压缩空气的吹边装置,将积存在带钢上下表面附着的水分向带钢两边外侧吹扫。然而本申请人发现:由于吹边装置安装位于喷淋槽出口处两侧,容易导致残留的带钢表面水分在带钢表面形成发黄斑,尤其是带钢边部易产生水绣,不仅会影响带钢质量,而且也容易导致轧制后的带钢锈蚀发暗或成品在库存中会因此再度锈蚀。
因此,申请人希望寻求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锈效果的带钢酸洗方法及其带钢酸洗线,可以有效去除带钢表面氧化皮和锈蚀物,将复酸率维持在很低水平,同时避免酸洗后钢板上残留Cl-1、SO4-2的结合物或Cl-1、SO4-2离子等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容易导致产生钢带生锈的根本原因,进而实现了对钢带的优越防锈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锈效果的带钢酸洗方法,酸洗线的工序至少包括依次进行的预清洗工序段、酸洗工序段、漂洗工序段、烘干工序段;其中,在所述酸洗工序段中,分别设有1#酸洗槽、2#酸洗槽、3#酸洗槽、4#酸洗槽、5#酸洗槽和6#酸洗槽,各酸洗槽的总酸浓度均控制在180-210g/L,所述1#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50-60g/L;所述2#酸洗槽自由酸浓度控制在70-80g/L;所述3#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90-100g/L;所述4#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120-130g/L;所述5#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150-160g/L;所述6#酸洗槽的自由酸浓度控制在170-180g/L。
优选地,所述1#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79-84℃;所述2#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78-83℃;所述3#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77-82℃;所述4#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76-81℃;所述5#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75-80℃;所述6#酸洗槽的温度控制在65-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2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