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锁弹子空转锁体及其钥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5711.0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6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翔宇 |
主分类号: | E05B27/10 | 分类号: | E05B27/10;E05B15/00;E05B15/14;E05B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锁 弹子 空转 及其 钥匙 | ||
本发明一种互锁弹子空转锁体及其钥匙,属于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互锁弹子的空转锁体及钥匙。锁壳组件的内部带有空腔,空腔内依次设有内锁芯组件和外锁芯组件,外锁芯组件的后端与输出组件连接;所述互锁弹子空转锁体的钥匙,该钥匙设置有钥匙齿条轮,钥匙齿条轮内设有若干个钥匙齿条组件,该钥匙齿条组件与互锁弹子空转锁体的前内锁芯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该若干个钥匙齿条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互锁弹子空转锁头及钥匙,解决普通锁芯容易被开锁工具暴力开启,弹子或叶片单独设置容易被破解实现开启锁芯及互开率较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锁具强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互锁弹子的空转锁体及钥匙。
背景技术
锁芯空转锁头对防技术开锁和强扭开锁有很好的作用,但现在投放市场的锁芯空转锁头有以下缺陷:一是大多采用一字或类似形状的贯通锁芯的钥匙孔,该结构破坏了锁芯的结构强度,在使用高强度的开锁工具替代钥匙插入锁孔撬扭可轻易将锁头暴力开启;二是大多采用单独设置相互独立的弹子或叶片纵向直线排列的结构,该结构容易被逐一拨动进行测试从而破解实现开启锁芯,并且受限于锁芯内部空间的限制密钥量较低互开率较高,人们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并且很难在保证锁头的安全等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互锁弹子空转锁头及钥匙,解决普通锁芯容易被开锁工具暴力开启,弹子或叶片单独设置容易被破解实现开启锁芯及互开率较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锁具强度不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锁弹子空转锁体,包括有锁壳组件,锁壳组件的一端带有钥匙孔,锁壳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组件,输出组件通过连杆机构与锁舌连接,其特征在于:锁壳组件的内部带有空腔,空腔内依次设有内锁芯组件和外锁芯组件,外锁芯组件的后端与输出组件连接;
所述内锁芯组件依次设置有前内锁芯,中内锁芯和后内锁芯,前内锁芯上设带有若干个通孔,该通孔内设有由若干个弹子组成的第一锁定机构,该第一锁定机构设置在锁壳组件上的钥匙孔内;前内锁芯与中内锁芯通过第一锁定机构上的弹子连接,中内锁芯和后内锁芯通过第二变径机构上的弹子连接;
所述的外锁芯组件是带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套接在后内锁芯上。
一种如上所述互锁弹子空转锁体的钥匙,该钥匙设置有钥匙齿条轮,钥匙齿条轮内设有若干个钥匙齿条组件,该钥匙齿条组件与互锁弹子空转锁体的前内锁芯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该若干个钥匙齿条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了多孔结构的钥匙孔,并配合可通过锁壳主体与可空转的内锁芯的对齐标记正确开锁位置,即可以防止盗开者采用暴力冲击内锁芯组件与输出组件而实现转动开锁的作用,防盗性能更强,同时也更方便使用正确钥匙开锁,提高正确钥匙的开锁效率。
2.采用新型的曲柄结构的外弹子和与之配套的曲柄弹子弹簧,并使用了互锁弹子组件,在这样的结构可以让盗开者无法获得推动曲柄弹子的手感进而逐一破解,并且由于使用了曲柄单子组和互锁弹子组的组合,不仅可以通过曲柄弹子上的凹槽的进行加密,同时通过互锁弹子的排列组合使得其被推压的深度与先后顺序再次加密获得巨大的密钥量,因此可以完全杜绝采用开锁工具对本锁的技术开锁。
3.采用新型的组合卡环弹子组件与边柱配合的结构,开锁时各个曲柄弹子和互锁单子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被推压至解锁的位置并保持,并使组合卡环单子组件分别与曲柄弹子组件和互锁单子组件相配合,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盗开者或使用开锁工具通过逐一推动曲柄弹子和互锁弹子的方式推测各个曲柄弹子和互锁单子上的凹槽位置,并与可控转的内锁芯组件配合使用可以使盗开者无法确定边柱的开锁位置,进而完全杜绝采用逐一推动曲柄弹子和互锁弹子的方式对本锁的技术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翔宇,未经李翔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