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样品中砷、锑和铋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4746.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彭君;王干珍;徐小华;姚泽;叶鹏;禹莲玲;胡榴;田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28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样品 定量分析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样品中砷、锑和铋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向待测样品中加入新配的HCl∶HNO3体积比为3∶1的王水,水浴溶解、摇匀、去离子水定容后,加入硫脲‑抗坏血酸后进行硫脲反应,得样品处理液;取硼氢化钾、氢氧化钾于烧杯中,将无水乙醇和0℃冰水按比例加入烧杯,得硼氢化钾处理液;将样品处理液和硼氢化钾处理液加入原子荧光光谱仪中并测定荧光强度,得地质样品中砷、锑和铋含量。本发明通过改变0℃冰水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比可调控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砷锑铋的线性方程的斜率,扩宽其分析检测范围,控温在0℃可降低硼氢化钾的分解速率,可延长分析时间,提高检测的温度性,混合比为1∶1时,提升检测上限1~2个数量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中砷、锑和铋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质样品中砷、锑和铋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是以原子荧光现象为基础,即原子荧光是蒸气受到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其中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到较高能态,然后去激发返回到某一较低能态(一般为基态) 而发射出特征光谱的物理现象。当激发辐射的波长与所产生的荧光波长相同时,这种荧光称为共振荧光,它是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荧光。各种元素都有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根据原子荧光的不同强度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1964年,Winefordner研究团队首先提出了用原子荧光光谱(AFS) 作为分析方法的概念。1969年,Holak课题组,研究出了氢化物气体分离技术并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元素。1974年,Tsujiu 课题组将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与氢化物气体分离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气体分离-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砷的方法,这种联合测试技术也是现代最常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分析的基础模型。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郭小伟为首的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们针对当时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不足之处,对原子荧光光谱仪器以及原子荧光测试技术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和研究,并且将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推向实际应用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地质部门开展大规模的开展化探扫面工作,对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催化促进作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首先在地质系统内得到应用,为顺利完成化探普查工作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目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地质实验测试中已经成为砷、锑、铋的主要测量方法。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问题受到的人们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近年来重大污染事故呈高发趋势,环境安全、有害元素的监控等措施被高度重视起来。在有害元素检测中发现,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到食物链顶端,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所以重金属污染一旦造成后果结局将是难以估量的。
在化探样品中,砷、锑、铋、汞元素常常作为有害元素被检测。这些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湖泊,矿石,木材,土壤都有被发现,有些砷、锑、铋、汞等化合物还有很强的毒性与挥发性。砷主要以硫化物矿物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砷是一种有毒的类金属元素,通过尿砷检测可以确定人是否砷中毒,目前暂行标准是尿砷含量达到 0.09mg/L以上为中毒。检测发砷也可以了解砷中毒的情况,发砷中毒暂行标准为发砷含量达到0.06μg/g以上为中毒。锑对各种生物包括人体有着慢性毒性和致癌性,锑是人体非必需金属,长期食用被锑污染了的食物会引起慢性锑中毒,导使肝肾受损。铋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金属形式和矿物的形式存在,由于铋金属比较脆,导电性和导热性都不佳,因此主要用以金属形态配制易熔合金,以化合物形态应用于医学方面。另外在化探和地热研究领域,铋是非常重要的指示元素。所以如何能简单、有效、准确的测量环境中如砷、锑、铋等有害元素,对于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近些年随着矿产资源的整合、地质项目普查的展开,对砷、锑、铋等元素进行测量,准确有效地实验数据为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未经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疗病案数据质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