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4721.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陶雅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28;A62C37/16;F24F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建筑 火灾 报警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包括:墙体,其顶部嵌入贯穿固定安装有排烟管,且排烟管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固定有连通窗;还包括:消防水管,固定于排烟管正上方的所述墙体内部,且消防水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阀,并且消防水管的底部固定有集流腔;转动管,其轴承式转动安装于所述排烟管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转动管的上端外壁与集流腔的内壁底部轴承连接,并且转动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阻隔板;回流腔,固定于所述墙体的两侧外壁上,且回流腔位于排烟管的管端正下方。该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通过液体的热胀效应,控制设备启动,加快浓烟排放的同时,避免火势蔓延危害其余建筑,并且对排放的浓烟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
背景技术
智慧建筑是现有建筑工程中,将普通建筑设施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数据化模块发展理念相互结合的产物,通过智慧建筑的使用,能够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有效降低资源的使用浪费,降低人为的劳动力消耗,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居住环境的便利。
然而现有的智慧建筑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针对于综合化大规模建筑群落,建筑设施的火灾排烟设备使用的功能低下,主体功能偏向于排烟排风方面,在火灾问题发生时,设备在排烟的同时会导致火势从排烟设备所在位置发生蔓延,造成相邻建筑的损坏和火势蔓延灾害,并且由于大量的浓烟排出,影响相邻建筑及其外墙的安全性,影响可视范围,不能在排烟的同时,降低浓烟量及防止火势蔓延。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智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智慧建筑针对于综合化大规模建筑群落,建筑设施的火灾排烟设备使用的功能低下,主体功能偏向于排烟排风方面,在火灾问题发生时,设备在排烟的同时会导致火势从排烟设备所在位置发生蔓延,造成相邻建筑的损坏和火势蔓延灾害,并且由于大量的浓烟排出,影响相邻建筑及其外墙的安全性,影响可视范围,不能在排烟的同时,降低浓烟量及防止火势蔓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建筑火灾报警排烟设备,包括:
墙体,其顶部嵌入贯穿固定安装有排烟管,且排烟管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固定有连通窗;
还包括:
消防水管,固定于排烟管正上方的所述墙体内部,且消防水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阀,并且消防水管的底部固定有集流腔;
转动管,其轴承式转动安装于所述排烟管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转动管的上端外壁与集流腔的内壁底部轴承连接,并且转动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阻隔板;
回流腔,固定于所述墙体的两侧外壁上,且回流腔位于排烟管的管端正下方,并且回流腔与导流管贯通,导流管固定于墙体内部,而且导流管的下端与排污管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火灾时进行快速排烟,在排烟的同时有效避免浓烟汇集,并防止火势蔓延。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设置为“n”字型,且排烟管左右两侧的连通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连通窗朝向排烟管内部的一侧倾斜凸起状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便于排烟的同时,便于排烟管内部后续水珠的导向导流,防止溅射溢出。
优选的,所述消防水管与集流腔和转动管三者竖向同轴设置,且集流腔所在同一平面的墙体的内墙外壁上固定有剪切组件,并且剪切组件与集流腔的内部均固定有固定环,而且剪切组件与集流腔上的固定环之间固定有紧固绳;
所述消防水管的下端内部转动安装有封流板,且封流板的底部与紧固绳之间相贴绑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消防水管的底部封堵,防止自然条件下消防水管内的加压水流自由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