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斗多孔菌的覆土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3625.6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8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钟丽娟;赵新海;池景良;陈飞;张庆华;冯健;王艳华;冀宝营;韩冰;李莹;胡琴琴;关艳丽;桓明辉;李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多孔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斗多孔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珍稀食药用菌漏斗多孔菌的覆土栽培方法。具体包括: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化的漏斗多孔菌菌种,经木屑培养基诱导复壮后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制备液体菌种。将液体菌种接种于枝条中,制备枝条菌种,进行接种栽培,出菇管理及采收。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菌株生长速度快,抗杂菌能力强,覆土材料可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出菇整齐,平均生物学转化率70%以上,头潮子实体生物学转化率为50%左右等优点,且该菌种为耐高温食用菌品种,出菇范围宽泛,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斗多孔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珍稀食药用菌漏斗多孔菌的覆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种植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种植业,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加大,但随之而来因规模增加导致部分主要品种供过于求,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而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度的提升,对食药用菌需求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急需食药用菌新品种填补市场,尤其是高温型品种比较缺乏。此外,随着国家对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重视度提升,挖掘开发利用国内外优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工作刻不容缓。
漏斗多孔菌
已公开的漏斗多孔菌栽培方法虽能实现漏斗多孔菌的人工栽培,但存在出菇设施需具备较好的温湿度控制条件,环境管理技术要求高,所获得的子实体性状较小,出菇潮次不明显,生物学转化率略低,且种植推广存在较大限制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斗多孔菌覆土栽培方法。所述的漏斗多孔菌菌种编号为LCCC60025,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37。所述漏斗多孔菌覆土栽培方法包括菌种选育、液体菌种制作、接种、养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本发明利用诱导培养方法,所获得的漏斗多孔菌菌种生长速度快,抗杂菌能力强,为漏斗多孔菌栽培提供良好技术基础。本发明通过覆土栽培方式降低了环境管理技术要求,不仅可满足工厂化栽培,还可实现在设施冷棚种植,更有利于该品种种植推广。本发明采用微生物技术对覆土材料进行了处理,出菇一致性明显提升,子实体产量增加明显。本发明获得的漏斗多孔菌单个子实体重量及品质提高,为其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技术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