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斗多孔菌的覆土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63625.6 申请日: 2022-04-29
公开(公告)号: CN114938758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1
发明(设计)人: 钟丽娟;赵新海;池景良;陈飞;张庆华;冯健;王艳华;冀宝营;韩冰;李莹;胡琴琴;关艳丽;桓明辉;李赞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史力伏
地址: 122000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漏斗 多孔 栽培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漏斗多孔菌的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中采用含有5%链霉菌发酵液的覆土材料,并且在转潮管理时喷施80%波尔多液,最终获得的子实体性状优良,头潮菇生物学转化率超过50%,两潮菇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0%以上;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菌种分离:采集人工栽培的无虫无病且子实体性状优良的样本,于无菌环境下,将子实体菌盖切开,自菌盖中间的菌肉部分切取(0.4~0.6)mm×(0.4~0.6)mm大小组织块,放置于综合PDA培养基平板中央,35℃恒温培养3天,选取无污染的平板用移植针挑取边缘生长的健壮菌丝至新的综合PDA培养基平板中央,进行二次纯化,35℃恒温培养3天可获得纯化的漏斗多孔菌菌种;

步骤二、菌种选育:用移植针挑取纯化的菌种菌落边缘健壮菌丝接种至木屑培养基A试管的上端,共接种20支,接种块大小(0.3~0.6)mm×(0.3~0.6)mm,35℃恒温培养4~6天,挑选生长速度最快的1支试管,将其转接至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中央,共接种20支,35℃恒温培养4天后挑选出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旺盛的试管,将边缘菌丝接种至木屑培养基B试管的上端,共接种20支,接种块大小(0.3~0.6)mm×(0.3~0.6)mm,35℃恒温培养7~10天,挑选生长速度最快的1支试管,无菌条件下转接至木屑培养基B中,35℃恒温培养7~10天,待长满试管后,获得生产菌种母种;

步骤三、液体菌种制作:用移植针将木屑母种破碎成松散状态,挑取约玉米粒大小的木屑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转速170r/min,32℃恒温培养4天,获得液体菌种;

步骤四、枝条菌种制作:于超净工作台下,使用移液器或接种枪,将液体菌种接入枝条菌种瓶中央,每瓶接种量为20mL,枝条菌种瓶置于32℃恒温箱中培养12~14天,菌丝长满菌种瓶,即获得枝条菌种;

步骤五、菌棒制作:菌棒为窝口棒,每袋栽培料干重450g,湿重1200g,栽培袋于105℃~108℃条件下灭菌12~14小时,或121℃灭菌2小时,放凉备用;

步骤六、接种:于接种间无菌环境下,将1~2根枝条菌种接入栽培袋,无菌海绵封口;

步骤七、养菌管理:将栽培袋放置于22℃~28℃环境培养,养菌期对湿度无特殊要求,培养23~29天后菌丝可长满栽培袋,26~28℃培养23~25天菌袋长满菌丝,22~25℃需27~29天长满菌袋;所述栽培袋配料包括细木屑40%、长度3~5cm,宽度0.3~0.8cm的玉米秸秆40%、麸皮18%、石灰1%、石膏1%,料水比1:1.7;

步骤八、覆土:覆土厚度为0.8~1.0cm,每平方米用量约12kg,按栽培面积估算田园土用量,并按田园土总重的5%添加链霉菌发酵液,混合均匀后,获得覆土材料,每平方米用量约12kg覆土材料,并使土层均匀,表面平整;

步骤九、出菇管理:设施蔬菜冷棚出菇时空间温度为18~33℃,地温15℃~22℃均可出菇;覆土后第二天后每天喷水,使土层保持湿润,2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控制在50%~60%,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覆土后7~9天可见子实体原基破土,注意通风和保湿,避免强光直射,散射光照射时间满足8~14小时,此时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65%~80%,土壤湿度50%~70%,继续管理2~3天后子实体分化菌盖,菌盖直径生长至2cm~3cm时,增加喷水次数,空气相对湿度至75%~90%,土壤湿度60%~70%,覆土15~20天子实体菌柄可达5cm~8cm,菌盖直径可达7cm~15cm,可以进行采收;

步骤十、采收: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轻轻扭下,注意勿伤周围小菇,尽量不残留菌柄,采摘2~3天后,清理料面,无论大小全部摘下,进入转潮管理;

步骤十一、转潮管理:头潮菇出菇期2~3天,采收完成后,覆土表层喷施80%波尔多液,用清水稀释100倍后使用,亩用量为400g;并于喷施后于表层覆土0.3~0.5cm;每天喷施少量水,使土壤湿度保持45%~55%;养菌4~5天后,可见子实体原基破土,参照头潮菇管理,二潮菇子实体菌柄5cm~8cm,菌盖直径7cm~12cm时可以进行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6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