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跨度预应力梁与双层钢连廊斜柱组合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1379.0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彬;莫林昊;殷灿;张兴佳;刘子恒;田永灿;王春莹;周雨晴;洪小军;李杰;曹文志;郑磊;廖恒;胡道奇;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2;E04G21/14;E04G21/16;E04B1/342;E04C3/20;E04C3/32;G06F30/13;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高观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跨度 预应力 双层 钢连廊斜柱 组合 施工 方法 | ||
一种超大跨度预应力梁与双层钢连廊斜柱组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应力与钢结构设计图纸,进一步深化预应力、钢结构深化图,通过SAP软件计算各工况形式,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通过步骤S1得出预应力混凝土梁、八字形钢柱及桁架的施工方法,依次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完成第一批次钢绞线预应力张拉,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构件分段,胎架测量定位布置,对上层连廊进行地面拼装,连廊两侧主体结构同步安装,连廊通过吊具提升安装;下层连廊完成拼装验收。并再次通过吊具提升安装,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完成第二批次钢绞线预应力张拉,补档杆件安装完成后验收,本发明降低预应力梁开裂风险,提高质量安全性能,提高结构实施可靠性能,缩短工期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跨度预应力梁与双层钢连廊斜柱组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场馆类建筑已逐渐增多。为满足大型公建场馆的使用要求,创造独特的建筑造型,超高以及超跨结构设计越来越普遍。钢结构建筑因其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连接方便等特点,在造型要求高的公建场馆项目大量投入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减少变形。而预应力与异型钢桁架钢斜柱的组合国内罕见,且超大跨度斜柱桁架侧向应力容易导致的混凝土梁开裂,容易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大跨度斜柱桁架侧向应力容易导致的混凝土梁开裂、导致给结构带来问题甚至发生事故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大跨度预应力梁与双层钢连廊斜柱组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预应力与钢结构设计图纸,进一步深化预应力、钢结构深化图,通过SAP软件计算各工况形式,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
S2:通过步骤S1得出预应力混凝土梁、八字形钢柱及桁架的施工方法,依次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完成第一批次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利用软件计算连廊提升过程的应力和下挠、胎架自身承载力和地下室顶板承载力,设计提升吊具,利用软件进行提升点有限元分析;
S3:步骤S2计算完成后,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构件分段,胎架测量定位布置;
S4:步骤S3分段完成后,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施工碰撞模拟分析;
S5:根据施工方法对上层连廊进行地面拼装,连廊两侧主体结构同步安装;
S6、上层连廊拼装完成后进行验收,并进行幕墙结构安装和防火涂料喷涂,连廊通过吊具提升安装;
S7、下层连廊按照步骤S4、S5的相同施工方法完成拼装验收。并再次通过吊具提升安装,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完成第二批次钢绞线预应力张拉,补档杆件安装完成后验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将设计出来的胎架导入至计算软件进行受力分析,对比分析胎架应力和结构承载力,得出最优的胎架布置数量和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胎架用于连廊拼装支撑,所述胎架包括导荷梁、标高调节梁、加劲板,支撑所述连廊的每个支撑点位设置一根导荷梁,胎架中心点放置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中心线上且垂直放置,所述标高调节梁放置于导荷梁之上,且与导荷梁平行放置,并通过角焊缝焊接固定,所述加劲板设置于标高调节梁腹板上,与连廊桁架下弦对齐,加劲板的数量至少为四块。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提升吊具包括有上吊具和下吊具,上吊具安装在连廊两侧钢柱柱顶,每个提升点设置两个,下吊具安装在连廊桁架上弦上表面,与上吊具对应设置两个,吊具都全通过熔透坡口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构件分段先由三维建模软件根据设计蓝图深化建模,然后结合构件运输长度,机械吊装性能,胎架布置位置和数量进行构件合理分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1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