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除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0233.4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解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智康 |
主分类号: | D01F6/06 | 分类号: | D01F6/06;C08F110/06;C08F8/40;C07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除虫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除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面料技术领域,由抗菌抗虫聚丙烯制得,所述抗菌抗虫聚丙烯由聚丙烯和有机膦分子聚合制得,所述抗菌抗虫聚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n=100‑500。本发明有机季膦盐分子一端为双键结构,能够通过接枝反应连接上聚丙烯高分子链上,能起到长效抗菌、除虫的效果,其制得的抗菌除虫的面料的抗菌、除虫效果极好,可以达到半年以上的抗菌除虫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除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居用品在美观的基础上,更注重舒适程度和卫生程度;面料是日常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日常所用的衣物或毛巾之类,亦或者地毯、窗帘或床单等,都离不开面料的使用,这些物品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在面料表面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或微生物,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并影响使用和美观;近年来,螨幼虫破坏面料等纤维制品的情况不断增加,栖息在面料等物品上的螨虫引起过敏性疾病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现有技术不足,普通的带有抗菌防螨药物的面料经过水洗后,药份会随着水流动,从而沿着面料的缝隙流出,从而造成面料含有的药性消失,进而影响面料再次抗菌防螨的效果,同时在使用者睡觉时流出的汗液也会带走一部分药物,造成这种面料抗菌防螨效果低下。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10539847.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艾草纤维、薄荷纤维、椰壳纤维、剑麻纤维、竹纤维和迷迭香纤维通过去杂物混料机混合在一起制成纤维条;然后将制成的纤维条经过一系列处理制成纤维丝,最后将纤维丝与纺织丝制成面料;该技术方案利用艾草纤维、薄荷纤维、椰壳纤维、剑麻纤维、竹纤维和迷迭香纤维通过去杂物混料机混合在一起制成纤维条作为制备抗菌防螨面料的原材料,从而提高了面料抗菌防螨效果;但是该技术方案在清洗过程中面料中的各成分纤维中的抗菌防螨物质受到搓揉后通过水流沿着面料之间的缝隙流出,使得该技术方案中的面料的抗菌防螨的药用成分流失,从而影响该技术方案清洗后面料的抗菌防螨效果,进而造成了该方案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菌除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制得的有机季膦盐分子的P+的极化作用和正电性相比普通的季铵盐抗菌剂更强,抗菌活性也更高,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虫性能。其中,有机季膦盐分子一端为双键结构,能够通过接枝反应连接上聚丙烯高分子链上,能起到长效抗菌、除虫的效果,其制得的抗菌除虫的面料的抗菌、除虫效果极好,可以达到半年以上的抗菌除虫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除虫面料,由抗菌抗虫聚丙烯制得,所述抗菌抗虫聚丙烯由聚丙烯和有机膦分子聚合制得,所述抗菌抗虫聚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n=100-5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膦分子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膦分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氯代叔丁烷、镁和引发剂反应后,加入亚膦酸二乙酯,反应得到中间体A,结构如下:
S2.将中间体A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中间体B,结构如下:
S3.将中间体B与正丁基锂反应后,加入甲基丙烯酰氯反应,过滤,得到中间体C,结构如下:
S4.将中间体C加入稀盐酸中浸泡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有机膦分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发剂为碘;所述还原剂为氢化铝锂或硼氢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智康,未经解智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0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