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箱体框架拼装焊接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57705.0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闻进;鞠小平;万小民;邹占伟;许祥霖;丁乾;何杰;管律;陆啸;徐晓枫;万方;焦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B23K37/047;B23K10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框架 拼装 焊接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箱体框架拼装焊接夹具,属于焊接夹具技术领域,一种高箱体框架拼装焊接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一级夹持调节机构;所述一级夹持调节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左右两侧,所述横板上端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右侧所述限位板的右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级电机,所述一级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限位板并固定连接有一级丝杆,所述一级丝杆左端与左侧限位板转动连接,且一级丝杆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来两侧的限位板固定连接,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框架的位置,对不同箱体焊接相应的立体矩形框架,而且可以焊接平面矩形框架,提高了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夹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箱体框架拼装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高箱体框架的焊接方式主要有拼接框架和焊接框架两大类,拼接框架通常采用型材杆件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拆装较为方便,但框架结构强度和整体性不如焊接框架。
然而焊接矩形框架对焊接质量有较高要求,焊接应力变形是焊接框架产生变形缺陷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矩形框架的焊接还是采用人工拼框焊接,焊接误差和形变较大,尤其是矩形立体框架中还包含竖向立杆的焊接,一旦竖向立杆出现较大位置偏差,往往很难进行纠正,导致矩形立体框架焊接失败,对于焊接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0722312A)一种可自动翻转门框拼装焊接工装,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的两侧固定设有两组立板,两组所述立板之间可转动安装有门框固定架,且其中一组立板上电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门框固定架传动连接,本发明门框固定架用来固定门框的四条框边,在焊接好门框的一面需要对门框翻面时,可以开启电机,电机带动门框固定架进行翻动,使门框翻面,便于对门框的另一面进行焊接操作,在焊接门框的时候,先将门框的四条框边卡在门框固定架内,在卡入框边的时候,将框边放入到固定挡块和门框板夹块之间,松开门框板夹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门框板夹块紧紧夹住框边,对框边进行固定。
该可自动翻转门框拼装焊接工装具有翻转焊接框体正反两面、根据不同大小门框改变装夹位置的特点,但其装夹及位置调节都采用手动调节,操作相对繁琐,装夹力都采用弹簧进行控制,夹持力不能调节,装夹稳定性较差,且仅仅针对平面矩形框的焊接,无法实现立体矩形框架的焊接,适用范围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箱体框架拼装焊接夹具,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框架的位置,对不同箱体焊接相应的立体矩形框架,而且可以焊接平面矩形框架,提高了适用范围。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箱体框架拼装焊接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一级夹持调节机构;
所述一级夹持调节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左右两侧,所述横板上端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右侧所述限位板的右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级电机,所述一级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限位板并固定连接有一级丝杆,所述一级丝杆左端与左侧限位板转动连接,且一级丝杆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来两侧的限位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板,且一级丝杆和导向杆均贯穿支板并与支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级支撑台,所述一级支撑台下端面对应一级丝杆和导向杆固定连接有三个套环,且前后两侧的套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中心位置的套环与一级丝杆螺旋传动连接;
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三级夹持调节机构,所述一级支撑台上方设有二级夹持调节机构,通过一级夹持调节机构、二级夹持调节机构以及三级夹持调节机构相互配合可针对不同的箱体夹持不同的矩形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7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堆壳体搅拌摩擦焊夹具
- 下一篇:一种人物交互关系检测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