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选1不经意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5305.6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琳;高航;俞学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经意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选1不经意传输方法,包括:发送方拥有n个数据Di;发送方生成n对数值(di,ei),使di*ei=(ki*10^s*2*π)_N+1;将di关联序号i及标识码后公开,公开s、N及n;接收方根据标识码获知序号h;生成秘钥M,生成小数m,使floor(10^n*cos(m))=M;接收方计算Ch=(cos(dh*m))_N;发送方计算中间值Ti=(cos(ei*dh*m))_N;复原秘钥Mi=floor(10^n*Ti);使用每个复原秘钥Mi加密数据Di,得密文Di’;接收方将仅能解密获得数据Dh。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避免了幂运算,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选1不经意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不经意传输(OT,oblivious transfer)是一个密码学协议,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安全多方计算(SMPC,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不经意传输是一种可保护隐私的双方通信协议、接受者的隐私不被发送者所知道,使通信双方以一种选择模糊化的方式传送消息。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在混淆电路中用于传输多方安全计算参与者的输入所对应的标签值。但不经意传输需要执行大量的幂运算,执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不经意传输方案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n选1不经意传输方法,能够提高不经意传输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n选1不经意传输方法,包括:发送方拥有n个数据Di,i∈[1,n],i表示数据的序号,每个数据Di均具有标识码;发送方生成n对数值(di,ei),di为正小数,ei为正整数,使di*ei=(ki*10^s*2*π)_N+1,其中s为预设小数位限值,下标N表示括号内的计算式最终保留N位小数,ki为正整数;将di关联序号i及标识码后公开,公开s、N及n的值;接收方根据标识码获知欲获得的数据的序号h;接收方生成对称加密的秘钥M,尝试生成小数m,使floor(10^n*cos(m))=M,且m的小数位数不超过s;接收方计算Ch=(cos(dh*m))_N,将Ch提供给发送方;发送方使用每个数据的ei,计算中间值Ti=(cos(ei*dh*m))_N;计算复原秘钥Mi=floor(10^n*Ti),其中仅序号h对应正整数ei,使中间值Th=(cos(m))_N,使得复原秘钥Mi与秘钥M相同;发送方使用每个数据Di对应的复原秘钥Mi加密数据Di,获得密文Di’,将全部密文Di’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使用秘钥M将仅能解密序号h对应的密文Di’,获得数据Dh。
作为优选,将全部步骤中的余弦函数替换为正弦函数,且正整数ei为奇数。
作为优选,生成小数m的方法包括:取出秘钥M在每个位的值,记为(m_0,m_1,…,m_n-1),即M=m_n-1*10^(n-1)+…+m_1*10+m_0;设置辅助变量r=1,尝试生成小数m,使floor(10^r*cos(m))=m_n-1;辅助变量r自加1,尝试生成小数p,使floor(10^r*(cos(m+p)-cos(m)))=1,生成倍数b,b∈[-9,9],尝试更改b的值,使floor(10^r*(cos(m+b*p)))=floor(m_n-1*10^(r-1)+m_n-2*10^(r-2)+…+m_0*10^(r-n)),将m更新为m+b*p;不断重复上一步骤,直到floor(10^n*cos(m))=M,获得小数m的值。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在不经意传输过程中避免了幂运算,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n选1不经意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生成m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5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