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仪表报警灯闪烁同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4736.0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华;唐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 警灯 闪烁 同步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仪表报警灯闪烁同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当报警灯第一次触发报警时,设置第一次触发标志位,并判断该第一次触发标志位是否处于闪烁周期的点亮周期内;S2、判断所述第一次触发标志位在点亮周期内的剩余时间是否小于预设值;S3、清除第一次触发标志位并按照预设的闪烁周期闪烁。本发明采用第一次报警灯触发闪烁同步的策略和报警灯闪烁同步策略:所述第一次报警灯触发闪烁同步的策略是在报警灯第一次触发的时候,先判断剩余的点亮时间周期。通过预设值的设定,保证了在第一次报警灯点亮的时候,不会出现报警灯点亮时间很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仪表报警灯闪烁同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跟新迭代,汽车上的报警或者工作指示灯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带有安全隐患的报警灯,通常会通过闪烁的方式来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由于报警灯出现的时机是完全随机的,当同一频率闪烁的不同类型的报警灯随机触发的时候,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需要一种报警灯闪烁同步的方法。
常用的报警灯同步闪烁的方法是固定一个单一的频率周期,在频率周期内如果检测到报警灯满足点亮条件则立即点亮。
但现行方案中,在报警灯第一次点亮的时候,由于报警灯的触发是随机的,可能在触发很短时间内,频率周期反转到了熄灭时刻,导致首次报警灯点亮时间过短,影响用户体验。
如我国专利CN201610547501.0公开了一种闪烁同步的光字牌控制方法,主要提供一种属于DCS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核电站DCS系统中使用的光字牌闪烁同步方法。该发明的光字牌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核电站DCS系统BUP的控制和显示需求,采用DCS时钟同步系统提供的系统时间,产生统一的闪烁信号源,使光字牌闪烁同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系统时间;(2)根据系统时间产生闪烁信号;(3)在光字牌控制模块中调用步骤(2)中产生的闪烁信号;根据光字牌控制模块中控制的输入计算光字牌控制模块中控制的输出。本发明在约100个控制站规模的核电站DCS系统中使用时,主控室BUP光字牌闪烁同步,肉眼无法识别闪烁的先后差异,整齐美观,不易产生视觉疲劳。其未解决第一次触发报警灯条件中存在报警灯点亮时间很短的问题。
又如我国专利CN201110218825.7公开了一种多窗口边框同步闪烁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预先设定边框显示时间长度和边框隐藏时间长度;同步各个处理器节点的系统时间;获取所述各个处理器节点的当前系统时间;根据所述当前系统时间、所述边框显示时间长度以及所述边框隐藏时间长度,判断各个处理器节点对应的边框在所述当前系统时间是否显示;若是,则显示所述各个处理器节点对应的边框并返回所述获取系统时间的步骤;若否,则隐藏所述各个处理器节点对应的边框并返回所述获取系统时间的步骤。还公开了一种多窗口边框同步闪烁装置,降低处理器节点与同步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降低对网络的要求、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同样,其未解决在第一次闪烁触发时,点亮时间可能出现持续很短的问题。
对比区别如下:
本方法在第一次触发报警闪烁的时候,会进行点亮周期剩余时间判断,小于预设值就不会点亮,从而不会存在点亮时间持续很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仪表报警灯闪烁同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次触发时,点亮时间过短及各报警灯之间的同步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仪表报警灯闪烁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报警灯第一次触发报警时,设置第一次触发标志位,并判断该第一次触发标志位是否处于闪烁周期的点亮周期内,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
S2、判断所述第一次触发标志位在点亮周期内的剩余时间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不点亮报警灯,否则点亮报警灯;
S3、清除第一次触发标志位并按照预设的闪烁周期闪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4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