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匀光膜及超薄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3721.2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惠大胜;荘孟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沈利芳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亮匀光膜 超薄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亮匀光膜及超薄背光模组,属于高亮匀光膜领域。一种高亮匀光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包括两个端面;一个所述端面为出光面,另一个所述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出光面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圆锥形;所述凹槽的圆锥尖端靠近所述基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高亮匀光膜通过微结构形状、尺寸及截面角度优化,提供了一种高亮匀光膜,亮度可提升20%‑30%,并可应用于OD为0的架构,可使背光模组厚度降低2‑5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亮匀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亮匀光膜及超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属于被动发光器件,需要背光源作为光源才可正常显示。目前主流背光源是LED背光,而显示面板对画面均匀度要求非常严格,但LED是点光源,要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就需要使用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扩散片等匀光结构。匀光膜目前主要有扩散片和超微结构匀光膜两种,超微结构匀光膜是在PC等光学薄膜基材上,使用热转印等工艺,制作出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尺寸小于100微米的超微结构,利用光的折射及全反射原理,通过叠加1-4层超微结构匀光膜,将集中在LED法线方向的光线转变为大角度出光,最终实现优异的匀光效果;
超微结构匀光膜可以在实现匀光效果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光效,通过凸面微结构汇聚光线增加亮度,通过凹面微结构发散光线实现匀光效果,但是现有的超微结构匀光膜的亮度不够,任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高亮匀光膜及超薄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亮匀光膜及超薄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亮匀光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包括两个端面;一个所述端面为出光面,另一个所述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出光面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圆锥形;所述凹槽的圆锥尖端靠近所述基材。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在所述出光面上呈蜂窝状均布,同一行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圆锥底面相切相邻行之间的相邻所述凹槽的圆锥圆心的错位距离等于所述凹槽的圆锥半径。综合考量微结构占比最大化及工艺加工精度,相邻列中的两个相邻所述凹槽的圆锥底面的列间距为所述凹槽的圆锥底面直径的0.866(相邻圆锥底面相切)-1倍。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圆锥底面直径为10-8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圆锥高度为5-4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圆锥尖端为90±5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的厚度为0.05-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均布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为为单向或双向交叉圆柱状、棱柱状、半球状等透镜形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PC、PET、PMMA、PP光学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高亮匀光膜和灯板;所述灯板的上端均布有LED,所述LED背离所述灯板的一侧设置有量子点或荧光粉光转换膜;所述量子点或荧光粉光转换膜背离所述灯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高亮匀光膜;所述高亮匀光膜背离所述灯板的一侧设置有两层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之间设置有两层增光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高亮匀光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高亮匀光膜通过微结构形状、尺寸及截面角度优化,提供了一种高亮匀光膜,亮度可提升20%-30%,并可应用于OD为0的架构,可使背光模组厚度降低2-5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圆锥凹槽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3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