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流管干度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53191.1 | 申请日: | 202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培;刘鹤群;彭晋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余凯欢 |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管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流管干度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其中,集流管干度测量系统包括柔性电路板、转接头、电容传感器和数据终端,所述柔性电路板安装在待测集流管内部,并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终端;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在所述待测集流管内部生成测量电场;所述转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剂在测量电场内运动时产生的测量电容信号;所述数据终端,用于将所述测量电容信号转换为干度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可广泛应用于干度测量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流管干度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通道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当制冷剂通过集流管进入多根并联的扁平管时,无法保证每根管中制冷剂的流量相等,因此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普遍存在制冷剂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流量的不均匀分布将会导致过热度过大、压损增大、传热系数降低、换热性能劣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对换热器集流管内两相制冷剂的干度进行精确测量,而现有研究主要通过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改造,将传感器测点安装在换热器集流管内部。但是这些测量方法会破坏换热器的原有结构,同时也会给管内的制冷剂流动引入外在的影响因素,测量出的数据会与实际值产生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集流管干度测量系统、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以测量集流管干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流管干度测量系统,包括:柔性电路板、转接头、电容传感器和数据终端,所述柔性电路板安装在待测集流管内部,并通过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终端;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在所述待测集流管内部生成测量电场;
所述转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容传感器;
所述电容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剂在测量电场内运动时产生的测量电容信号;
所述数据终端,用于将所述测量电容信号转换为干度数据。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自上至下包括第一覆盖层、覆铜层和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覆铜层和第二覆盖层分别通过粘合剂紧密连接;所述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由绝缘材料构成,用于保护覆铜层。
可选地,所述覆铜层包括电极板和基材层,所述电极板和基材层通过粘合剂紧密连接;
所述电极板,用于在待测集流管内部生成测量电场;
所述基材层,用于刻画电路,通过所述电路连接所述电极板与所述转接头。
可选地,所述基材层包括卡槽和走线轴;所述卡槽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所述走线轴为刻画在基材层中心轴并向外延伸一段长度的电路,用于连接转接头。
可选地,所述数据终端为CPU设备。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集流管干度测量方法,包括:
通过安装在微通道换热器集流管内的柔性电路板形成测量电场;
获取两相制冷剂在所述测量电场中运动时生成的测量电容信号;
根据电容干度标定曲线对所述测量电容信号进行转换处理,确定干度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电容干度标定曲线对所述测量电容信号进行转换处理,确定干度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调整制冷剂的流量和加热器的功率,确定制冷剂的干度数据;
通过对制冷剂的干度数据进行范围变化,确定不同干度下的标定电容信号;
对所述标定电容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电容干度标定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3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