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馈线用快装分瓣式卡接结构及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2427.X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彪;刘永坤;史科;刘中华;裴奕;孙余良;周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4;H01R1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晓婷 |
地址: | 2142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馈线 用快装分瓣式卡接 结构 连接器 | ||
一种高性能馈线用快装分瓣式卡接结构及连接器,包括壳体、内导体、电缆夹,壳体包括前壳、中壳和后壳,前壳、中壳和后壳依次过盈连接,前壳和中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中壳和后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内导体穿设在前壳内,内导体与电缆内导体铜管卡接并形成电接触;电缆夹设于前壳的内部,电缆夹的外周设置有电缆夹密封卡槽,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主要功能设置为卡接电缆夹的功能,也可使用卡簧,抱箍等结构进行替换,此处并不限定为上述的替换方式),电缆夹包括若干分瓣的子夹,若干子夹围合形成与电缆适配的电缆夹,电缆外导体插入电缆夹,子夹相对电缆扩散或收拢。本申请的连接器设置多重的防水结构,防水性能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同轴连接器领域,涉及一种高性能馈线用快装分瓣式卡接结构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通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射频通讯信号传输过程中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线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信号流通,使线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通讯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信号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传统连接器因考虑施工中后续会缠绕胶泥胶带的施工工艺,通常不设计外壳防水结构。在连接器无胶泥胶带保护情况下起不到防水作用,胶泥胶带老化开裂后,进水问题凸显;传统连接器为前后外壳分离的扳手形式固定的连接器,安装需要将电缆铜皮外翻扩口,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安装周期长。扳手固定稳定性较差,长时间使用中容易发生窜动,转动,从而影响安装机械稳定性,在剧烈晃动的使用环境中极易失效。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性能馈线用快装分瓣式卡接结构及连接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馈线用快装分瓣式卡接结构及连接器,用以实现连接器的防水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馈线用快装分瓣式卡接结构及连接器,包括
壳体,其包括前壳、中壳和后壳,所述前壳、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依次过盈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中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内导体,其穿设在所述前壳内,所述内导体与电缆内导体铜管卡接并形成电接触;以及
电缆夹,其设于所述前壳的内部,所述电缆夹的外周设置有电缆夹密封卡槽,所述电缆夹密封卡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电缆夹包括若干分瓣的子夹,若干所述子夹围合形成与电缆适配的所述电缆夹,电缆外导体插入所述电缆夹,所述子夹相对所述电缆扩散或收拢。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内导体包括针体、插孔以及铆管,所述针体的后端铆接有所述铆管,所述铆管与电缆内导体铜管卡接并形成电接触,所述针体沿周向设置有针体台阶,所述针体台阶压接有绝缘子,所述绝缘子与所述前壳的第一台阶孔卡接,所述针体的后端电性连接有所述插孔,所述插孔与外接插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铆管呈伞状,其包括本体和导接片,若干所述导接片均匀固接在所述本体的外周,所述本体与所述针体铆接,所述导接片与电缆内导体铜管卡接并形成电接触,所述导接片与所述针体弹性抵接并形成电接触,所述导接片沿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呈扩张的趋势。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前壳的第一台阶孔设置有倒刺。
作为优选的是,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设于所述前壳的第二连接台阶孔内。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前壳、所述电缆夹以及所述针体的材质为抗磁黄铜。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插孔和所述铆管均由QSn6.5-0.1和QBe2制成,所述内导体表面镀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2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