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联排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2651.0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明;商涛;崔超;凌云;李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3/08;B26F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联排 检测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联排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将测试条密封在封膜和底卡之间的密闭空腔内,形成若干个并排排列并且两两连接的检测装置。相邻的两个检测装置由未完全断开的切割线连接,该未完全断开的切割线易于撕开。本发明采用包含有锯齿形长刀片的矩形切刀切割封装而成,从而获得体积小巧,材料环保的多联排检测装置。本发明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了工人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包装和运输成本,从而使产品的价格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自动化生产的多联排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尿液、血液或人体其他组织液等体液对疾病或其他身体状况进行检测的一次性检测试剂盒已在全世界普遍使用,其应用场所可以是在由专业人员操作的实验室,或在家中、学校、商场、道路卡口、海关等由非专业人员的自行操作。如图1和图2所示,此类检测试剂盒1一般包括上盖2、底板3和测试条4,其中上盖2与底板3以卡扣、焊接、胶水粘接等方式相结合,测试条4被安置在底板3上并且位于上盖2与底板3之间。上盖2包括加样孔5和观测孔6。用于检测的液体样本经由加样孔3施加到试纸条上,检测结束后,经由观测孔6观察试纸条上的检测结果,据此来判定检测结果。
图1和图2 所示的这类检测试剂盒的上盖2和下盖3采用的是热注塑成型的硬质塑料板材,在整个检测试剂盒中占较大成本。上盖和下盖均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两者结合后还需要用额外的铝箔袋进行密封包装,使得整个检测试剂盒的体积增大,远远大于测试条的体积,增加了仓储和运输成本,也增加了生产工艺流程,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塑料的降解时间长,大量使用塑料不符合环保理念。再者,这类检测装置不适合采用自动化设备制造,而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手工组装,组装过程枯燥、繁锁,长时间作业容易产生疲劳和倦怠,容易出错,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由于一次性使用的检测试剂盒已被广泛使用,为降低使用者的购买成本,需要尽量降低产品的价格并且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意愿。特别是在流行病蔓延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推广这类检测试剂盒,让更多的人使用得起并愿意使用这类快速检测产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多联排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少,劳动强度低,并且生产的产品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包装运输成本低,并且使用的塑料材料小,非常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排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圆柱形的第一滚刀将测试条带切割成若干个并排排列的测试条,其中该第一滚刀在其圆柱表面设置若干把直线切刀,直线切刀与圆柱表面的轴线平行并且与圆柱表面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若干把直线切刀等间距地排列在第一滚刀的圆柱表面上;
B、依次将切割后的测试条放置到底卡带上,使相邻两个测试条彼此等间距地间隔预先设置的距离并且粘附在底卡带上预先设置的位置;
C、将封膜带传输到底卡带的上方,采用热封工艺通过加热和挤压将封膜带粘接到底卡带上,并且将所述若干个测试条分别封装在封膜带和底卡带之间对应的密闭空腔内,在测试条的周围形成闭合的粘接带;
D、采用圆柱形的第二滚刀同时切割封膜带和底卡带,形成未完全断开的切割线和完全断开的切割线,未完全断开的切割线使相邻的两个检测装置相连接,完全断开的切割线使相邻的两个检测装置相分离,每相邻两根完全断开的切割线之间为相同数量的若干根未完全断开的切割线从而形成多联排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第一滚刀之相邻两把直线切刀之间区域放置有弹性材料,直线切刀的刀尖超出弹性材料适当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2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