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0605.7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金蕊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L81/04;C08L9/00;C08K3/38;C08K5/5419;C08K5/18;C08K5/544;C08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特高 电压 绝缘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将40~68份基体树脂与5~15份增韧剂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60~100℃搅拌1~3h,得到增韧型基体树脂;将10~35份陶瓷添加剂与溶剂进行球磨,得到陶瓷添加剂分散液;将陶瓷添加剂分散液、增韧型基体树脂、10~25份硅烷和3~8份分散剂在室温下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硅烷改性增韧型基体树脂;往硅烷改性增韧型基体树脂中加入0.5~3份促进剂并搅拌均匀,制得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本发明制得的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兼具优异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绝缘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普通的高压输电,特高压输电具有输送容量特大、送电距离特远、线路损耗特低、走廊占地特少等特点,是将来输电系统中发展的主要方向。特高压设备绝缘件起到电绝缘和承力的作用,其性能将直接决定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及运行可靠性。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朝特高压、直流电、大电流输电网络方向发展,对绝缘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1100kV以上交流特高压系统,其综合性能的提高通常难以兼顾,其耐热性能的提高往往以牺牲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为代价,如何通过配方及工艺优化来平衡耐热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及力学性能是目前特高压绝缘件研究的难点。
目前的环氧树脂主要以添加Al2O3微粒为主,Al2O3微粒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热学性能,然而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电老化性能和击穿强度将会降低,从而导致在特高压电场中产生放电击穿和产品开裂的风险大大提高,严重影响环氧树脂绝缘件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兼具优异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68重量份基体树脂与5~15重量份增韧剂混合,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60~100℃搅拌1~3h,得到增韧型基体树脂;
(2)将10~35重量份陶瓷添加剂与溶剂进行球磨,得到陶瓷添加剂分散液;
(3)将所述陶瓷添加剂分散液、所述增韧型基体树脂、10~25重量份硅烷和3~8重量份分散剂在室温下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物;
(4)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硅烷改性增韧型基体树脂;
(5)往所述硅烷改性增韧型基体树脂中加入0.5~3重量份促进剂并搅拌均匀,制得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
优选地,所述基体树脂为环氧树脂、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酚醛改性环氧树脂、硼改性酚醛树脂、二甲苯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增韧剂为液体聚硫橡胶、液体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和丁苯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陶瓷添加剂为镁橄榄石颗粒、氧化铝颗粒、氮化硼颗粒、氮化硅颗粒、氮化铝颗粒、石英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或丙酮;所述硅烷为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KH550、KH560、KH570、KH602、KH792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促进剂为N,N-二甲基苄胺、季铵盐、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陶瓷添加剂的平均粒径为1~2μm;和/或所述陶瓷添加剂的纯度为99.5%以上。
优选地,所述耐特高电压绝缘树脂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金蕊,未经叶金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0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