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0128.4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萍;张炯焱;王泉超;谢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甬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董超君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中压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主机、油气分离模块、油冷模块和气冷模块,油冷模块包括油冷却器和油冷风机,主机的油气排端与油气分离模块的油气进端相连通,油气分离模块的出气端与气冷模块的进气端相连通,油气分离模块的出油端与油冷却器的进油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油冷风机为变频风机,主机的油气排端上还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箱体内还设有露点控温模块和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油冷风机均与露点控温模块电连接。该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的主机排端温度可随环境变化自动调节,不易出现润滑油乳化现象。另外还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市场上,中压机的主机排端温度基本都是根据风扇的开启和停止温度或者根据中压机系统配置的温控阀保持一个恒定温度,其主机排端温度通常在一个小范围或者一个恒定值,无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排气温度。因此往往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的改变,例如夏季环境温度湿度特别高的时候,极易导致带压露点升高,润滑油出现乳化现象,从而造成主机生锈咬死、换热器堵塞等各种配件问题,影响客户用气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机排端温度可随环境变化自动调节,不易出现润滑油乳化现象的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主机、油气分离模块、油冷模块和气冷模块,所述油冷模块包括油冷却器和油冷风机,所述主机的油气排端与油气分离模块的油气进端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模块的出气端与气冷模块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气冷模块的出气端用于供气,所述油气分离模块的出油端与油冷却器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油冷却器的回油端与主机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油冷风机靠近油冷却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风机为变频风机,所述主机的油气排端上还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箱体内还设有露点控温模块和环境参数检测模块,所述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油冷风机均与露点控温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主机吸入空气,经润滑油的润滑、冷却、降噪后得到高压高油的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通过主机的油气排端输入到油气分离模块,并由油气分离模块分离出气体和润滑油;油气分离模块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气冷模块进行冷却降温,并经气冷模块的出气端输出,以提供用气;而油气分离模块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则进入油冷模块进行冷却降温,且冷却后的润滑油还通过油冷模块的回油端重新回到主机内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由露点控温模块通过环境参数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计算带压露点温度;再由带压露点温度计算主机的油气排端的期望温度,并保证主机的油气排端的期望温度大于带压露点温度;同时还利用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主机的油气排端的实际温度,继而根据主机的油气排端的期望温度与主机的油气排端的实际温度,控制油冷风机的频率,以此将主机的油气排端的油气混合物的温度控制在带压露点温度以上并在相应的条件下维持恒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自动控制排温的中压机在控制上,可根据环境变化实时自动计算带压露点温度,并通过控制油冷风机的频率,将主机的油气排端的油气混合物的温度控制在带压露点温度以上并在相应的条件下维持恒定,即主机的油气排端温度会跟随环境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并且维持在带压露点温度以上,从而不易出现润滑油乳化现象;另外,为了保证客户后端用气温度及减小后端冷干机负荷,期望气冷模块输出的气体温度不要太高,而为了控制主机的油气排端的油气混合物的温度大于带压露点温度,期望油冷模块的回油温度不要太低,因此在结构上,将气冷模块和油冷模块分离开来,独立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并同时满足各自的需求;此外,控制过程由露点控温模块协同控制,使得本装置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高,更不易出现润滑油乳化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0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