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9309.5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3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陈亚琼;车闫瑾;王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84;F24F11/67;F24F11/64;F25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在实现冷媒免充注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该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制冷模式下,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与目标排气过热度设定范围之间的关系,对室外机电子膨胀阀和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冷凝器过冷度与目标过冷度设定范围之间的关系,对室外机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以及,根据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与目标排气过热度设定范围之间的关系,对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场所都安装了空调,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影响着空调系统的性能,但是,冷媒的充注大多依赖于安装人员的经验或者精密的计算,可能出现充注失误的情况。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冷媒也会有所损耗,需要重新充注冷媒,以保证空调的工作性能。此种情况下,由于空调的安装位置不同,存在冷媒充注困难、操作繁琐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有通过增加储液罐以及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与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方法,来实现一定配管长度下的冷媒免充注。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冷媒免充注控制方法下仍存在着压缩机排气过热度超过预设标准的情况,此时压缩机处于不稳定的工作状态,会对空调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在实现冷媒免充注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机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机换热器;
至少一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包括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
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制冷模式下,判断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条件为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均小于第一预设开度;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与目标排气过热度设定范围之间的关系,对室外机电子膨胀阀和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冷凝器过冷度与目标过冷度设定范围之间的关系,对室外机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以及,根据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与目标排气过热度设定范围之间的关系,对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判断各个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均小于第一预设开度,可以得知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
若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均小于第一预设开度,则说明系统运行较为稳定,通过调节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可以控制空调系统内的冷媒流量,进而调节冷凝器过冷度与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使得冷凝器过冷度与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位于预设范围内。在空调系统中冷媒量较少的情况下,仍能使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维持在较好水平。
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开度,则说明该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已接近全开,处于不可控的状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通过对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中的室内机机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调节,使压缩机排气过热度位于目标过热度设定范围内,压缩机稳定运行,空调系统也可以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9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