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隧道二衬台车及隧道加热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8881.X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帅;李小桐;吴江;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F24H7/02;F24H9/20;F24H15/355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热 隧道 台车 养护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隧道养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隧道二衬台车及隧道加热养护方法。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隧道二衬台车,包括二衬台车主体、安装在二衬台车主体框架上的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控制器,二衬台车主体的框架外侧设有与隧道轮廓相匹配的二衬台车模板,二衬台车模板的外侧表面设有保温层,二衬台车模板与保温层之间设有热水管路,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与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控制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为热水管路提供循环热水,对二衬台车模板进行保温作业。本发明通过在二衬台车模板的外侧表面设置保温层和热水管路,可以实现混凝土浇筑与加热养护一体化,减少设备投入,利用现场作业,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养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隧道二衬台车及隧道加热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隧道二衬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喷水(雾)养护等养护方式,这几种养护方式受环境温度及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养护效果不稳定,难以实现保温保湿养护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混凝土早期养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研究发现通过早期加热混凝土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品质,为解决二衬混凝土的养护问题,出现了通过智能养护台车,主要是通过蒸汽养生+封闭空间的方式,实现对衬砌混凝土的恒温恒湿养护。但采用智能养护台车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投入,而且紧跟二衬台车后方,占用了隧道本来就有限的空间,影响二衬台车浇筑,不利于现场施工作业。
研究已经表明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最佳时期,此时采用加热养护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品质,但由于受到二衬台车拆模时机的影响,此时很难进行混凝土加热保温养护,现场都是在拆模后,二衬台车移位后进行,距离混凝土浇筑完成往往超过了24小时,错过了最佳的加热养护时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隧道二衬台车及隧道加热养护方法,可以实时检测混凝土温度,并调节养护水温,确保模板温度与混凝土温度在设定范围内,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提高混凝土强度,实现混凝土浇筑与加热养护一体化,减少设备投入,利用现场作业,减少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可自动加热的隧道二衬台车,包括二衬台车主体、安装在所述二衬台车主体框架上的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控制器,所述二衬台车主体的框架外侧设有与隧道轮廓相匹配的二衬台车模板,所述的二衬台车模板通过多个液压千斤顶与所述二衬台车主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的二衬台车模板的外侧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二衬台车模板与保温层之间设有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与所述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相连接,所述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为所述热水管路提供循环热水,对二衬台车模板进行保温作业。
所述热水管路包括多组环向加热管、纵向供热管和纵向回水管,所述多组环向加热管沿隧道环向均匀布设在所述二衬台车模板外侧,每组所述环向加热管一端与所述纵向供热管连接,一端与所述纵向回水管连接,所述环向加热管的形状为“螺旋线”或“连续U型”,所述纵向供热管和纵向回水管分别布置在隧道台车两侧底部,与隧道轴线平行。
所述的二衬台车模板的外侧径向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分三组,其中一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二衬台车模板拱形顶部中央,其余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二衬台车模板拱形两侧。
所述自动增压热水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总进水管、增压部、加热部、热水出水管,所述总进水管、增压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总进水阀,所述热水出水管与所述加热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热水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部进水口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热水管路出水口与所述增压部进水口的管道连接处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所述热水管路的管道材料采用柔性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8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