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制备的蒸压砖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7728.5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博;陈佩圆;徐雅洁;李进;王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有色金属 选矿 废水 制备 蒸压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制备的蒸压砖,包括如下原料: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和低熟料M32.5水泥。本发明使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作为混凝土的拌合水来源,制备蒸压砖,利用M32.5水泥混凝土的低熟料特性与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反应;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中的Ca、Na、Mg等离子,在M32.5水泥体系中水化碱形成强碱,进一步加速水泥水化,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宝,大幅简化有色金属选矿废水的处置和利用工艺,减轻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的经济、安全与环境负担,将废水经济价值提升至城市普通自来水水平,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应用前景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选矿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制备的蒸压砖。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提取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浮选工艺去除杂质,提取出有色金属。然而,该过程会产生大量选矿废水,并与尾矿一并排放到尾矿库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会渗透、侵蚀尾矿库坝体,威胁尾矿库的安全,使得尾矿库成为重要危险源。
通常情况下,有色金属浮选工艺非常复杂,往往需要加入大量药剂,分离目标元素和杂质,相关药剂包括捕收剂(如乙基黄药(C2H5OCSSNa)、丁基黄药(C4H9OCSSNa)、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C4H9O)2PSSNH4)、发泡剂(如醇类(C10H17OH))、抑制剂(如CaO)、活化剂、PH调节剂、分散剂(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NaPO3)6、甲基纤维素(C6H11O7)n)、絮凝剂等。此外,在浮选过程中,尾矿中的重金属、硫化物等与铜共存的可溶性物质也会溶解并释放到选矿废水中。可见,选矿废水成分十分复杂,且含有重金属,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安全。开展选矿废水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尤为必要。实际上,在选矿废水的处置利用方面,人们提出了不少方法,包括化学浸出、电化学沉积、固化重金属、光化学法回收有价金属、电化学净化等方法。但是上述方法的应用极其有限,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上述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仅不能高效处置选矿废水,还会产生新的废物;另一方面,选矿废水成本较低,上述方法性价比低,推广应用难度高。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作为拌合水来源制备蒸压砖,该方法高效、简单、绿色、彻底,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水泥使用M32.5低熟料水泥,其水泥熟料低于50%,这是因为在水泥水化早期不会因为生成大量钙钒石而导致结构膨胀,避免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后期抗压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使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作为碱激发混凝土拌合水来源都是可行的,因为:1)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与M32.5水泥均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助于胶结体抗压强度发展;2)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含有较多Ca、Na、Mg元素,当使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作为M32.5水泥混凝土拌合水来源时,这些离子会与M32.5水泥体系中水化碱形成强碱,进一步加速水泥水化,有利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展与耐久性提升,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宝;3)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可以直接作胶结体拌合水使用,大幅简化有色金属选矿废水的处置和利用工艺,显著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作为蒸压砖的拌合水来源,制备蒸压砖。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中的Ca、Na、Mg等离子,在M32.5 水泥体系中水化碱形成强碱,进一步加速水泥水化,变废为宝、变害为宝,大幅简化有色金属选矿废水的处置和利用工艺,显著提高其经济价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制备的蒸压砖,包括如下原料:有色金属选矿废水和M32.5水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城市普通自来水、砂和石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