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6417.7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刘传正;李鹏;梁辉;李昱;李欣蔚;翟淑凤;周星源;章小龙;肖子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区流冰 引水 隧道 撞击 支护 设备 | ||
1.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可活动地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内管(2),所述内管(2)外壁与外管(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管(2)的一端固定有最大直径大于外管(1)的钻头(3),所述内管(2)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够连接到支护体中的连接板(4),所述外管(1)靠近钻头(3)的一端固定有侧壁贯通到内管(2)内部的出浆套(5),所述出浆套(5)与内管(2)可活动连接;
所述出浆套(5)靠近钻头(3)的一端固定有固定耦合套(6),所述固定耦合套(6)的端面为螺旋斜面,且所述固定耦合套(6)的螺旋斜面的一端为平面,所述固定耦合套(6)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可活动地贴合;
所述内管(2)在钻头(3)与固定耦合套(6)之间固定有活动耦合套(7),所述活动耦合套(7)的形状与固定耦合套(6)相同,且所述活动耦合套(7)的螺旋斜面与固定耦合套(6)的螺旋斜面能够相互贴合;
所述活动耦合套(7)的螺旋斜面上的螺纹旋向能够使其旋转到远离固定耦合套(6),并与钻头(3)的螺纹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套(5)内壁与内管(2)外壁贴合,所述出浆套(5)侧壁开设有多道沿周向延伸的出浆口(51),所述内管(2)对应出浆套(5)的位置侧壁开设有多道轴向延伸的竖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外壁开设有螺纹,且所述外管(1)的螺纹旋向与钻头(3)的螺纹旋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3)与活动耦合套(7)之间固定有阻力杆(8),所述阻力杆(8)两端分别与钻头(3)和活动耦合套(7)平滑连接,且所述阻力杆(8)的外壁圆周分布有多根阻力刺(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杆(8)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卡槽(91),且每个所述卡槽(91)分别与每根所述阻力刺(9)一一对应,所述阻力刺(9)靠近活动耦合套(7)的一端铰接在卡槽(9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阻力刺(9)均连接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耦合套(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杆(8)和活动耦合套(7)的外壁对应每根拉绳(10)开设有能够容纳拉绳(10)的绳槽(11),且所述绳槽(11)朝活动耦合套(7)的螺纹旋向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设有绕在内管(2)外壁的弹簧(12),所述弹簧(12)两端分别与外管(1)和内管(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靠近连接板(4)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花键槽一,所述内管(2)外壁在对应位置开设有花键槽二,所述内管(2)在靠近连接板(4)的一端中可滑动地套设有双面均有花键的花键套(13),所述花键套(13)的外壁能够与所述花键槽一贴合,所述花键套(13)的内壁能够与所述花键槽二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64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