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会议实现方法、多点控制单元、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6097.5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少卿;王克彦;俞鸣园;孙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N19/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江宇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会议 实现 方法 多点 控制 单元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视频会议实现方法、多点控制单元、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会议中各个会议终端的网络质量参数和对FEC的处理能力信息;根据网络质量参数和对FEC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确定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向源会议终端发送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以使源会议终端根据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对视频流进行FEC编码;获取源会议终端进行FEC编码后的视频流;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将FEC编码后的视频流发送给各个会议终端。通过实施本申请,可以大大释放多点控制单元的FEC编码资源和带宽,可以使得多点控制单元能够满足大量的会议终端的FEC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会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会议实现方法、多点控制单元、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会议相关业务呈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会议终端的数量,以及外部接入视频会议的互联网设备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导致网络信道的承载能力受到相当大的考验,音视频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网络数据丢包,网络数据丢包会导致声音断续,视频花屏、卡顿等现象,降低用户体验。
采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大规模会议场景中,多点控制单元(multi control unit,MCU)的编码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编码资源的基础上,使得MCU通过FEC模式支持更多的会议终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视频会议实现方法、多点控制单元、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编码资源的基础上,使得MCU通过FEC模式支持更多的会议终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会议实现方法,包括:获取视频会议中各个会议终端的网络质量参数和对FEC的处理能力信息;根据网络质量参数和对FEC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确定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向源会议终端发送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以使源会议终端根据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对视频流进行FEC编码;源会议终端为视频会议中作为主发言人的会议终端;获取源会议终端进行FEC编码后的视频流;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将FEC编码后的视频流发送给各个会议终端。
可选地,根据网络质量参数和对FEC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包括:将各个会议终端的网络质量参数和对FEC的处理能力信息,与每个编码冗余度等级对应的网络质量参数阈值及对FEC的处理能力预设条件进行匹配,确定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
可选地,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确定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包括: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确定各个编码冗余度等级对应的会议终端的数量;根据各个编码冗余度等级对应的会议终端的数量计算各个编码冗余度等级所占的比例;确定满足预设比例的编码冗余度等级,作为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
可选地,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确定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包括:如果确定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满足预设条件,则从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中选择最大的编码冗余度等级,作为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
可选地,根据各个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将FEC编码后的视频流发送给各个会议终端,包括:
针对每个会议终端:如果确认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与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相同,将FEC编码后的视频流直接发送给会议终端;如果确认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等级小于或大于目标编码冗余度等级,根据会议终端对应的编码冗余度对FEC编码后的视频流再次进行FEC编码,将再次进行FEC编码后的视频流发送给会议终端。
可选地,网络质量参数包括丢包率、网络抖动、网络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6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