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泵轴承磨削工艺中的表面损伤识别及磨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3637.4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明;黄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申力高压油泵厂 |
主分类号: | B24B5/06 | 分类号: | B24B5/06;B24B49/12;G06V10/44;G06V10/26;G06V10/40;G06V10/82;G06T7/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泵 轴承 磨削 工艺 中的 表面 损伤 识别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提出了一种液压泵轴承磨削工艺中的表面损伤识别及磨削控制方法,是一种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包括:获取每个角度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获取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的连通域;获取每个连通域及该连通域对应的虚拟连通域的灰度平均值和纹理特征值;确定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的磨削损伤连通域;判断磨削损伤连通域是否在其相邻角度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存在;若不存在,获得磨削损伤连通域的旋转角度值;若存在,得到磨削损伤连通域的旋转角度值;对轴承内圈进行旋转打磨。本发明能够高效检测出磨削损伤区域,同时可确定旋转角度值,对磨削损伤区域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泵轴承磨削工艺中的表面损伤识别及磨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液压泵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轴承内圈零部件是轴承工作时承受负荷的工作表面,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轴承使用时的工作性能与寿命,因而对轴承内圈表面的磨削精度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磨削加工过程复杂,且磨削速度较快,轴承内圈表面容易出现各种损伤,进而对轴承内圈表面质量造成影响。
现有的轴承内圈表面磨削质量检测方法多为人工检测,效率低且容易造成误检或漏检。此外,由于加工环境较为复杂,轴承内圈表面会形成加工环境的倒影区域,使得在对获取的轴承内圈图像进行分析时,这些倒影区域往往会对轴承内圈的磨削质量检测造成干扰,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排除加工环境在轴承内圈表面形成干扰区域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根据倒影区域在轴承内圈旋转过程中的不变性以及磨削损伤区域会随着轴承内圈的转动而移动的特点,通过轴承内圈的旋转图像中各个区域的灰度以及纹理特征的差异程度,进行磨削损伤识别,以排除轴承内圈表面倒影区域的干扰,并根据磨削损伤区域的位置,得到使磨削损伤区域位于正上方时的旋转角度值,从而调整轴承内圈角度,对磨削损伤区域进行打磨,实现轴承内圈表面磨削损伤的识别以及磨削的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泵轴承磨削工艺中的表面损伤识别及磨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液压泵轴承磨削工艺中的表面损伤识别及磨削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获取每个角度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
获取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的所有连通域;
利用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的每个连通域获取该连通域在其他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对应位置的虚拟连通域;获取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每个连通域及该连通域对应的所有虚拟连通域的灰度平均值和纹理特征值;
根据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每个连通域及该连通域对应的所有虚拟连通域的灰度平均值和纹理特征值计算该连通域为磨削损伤区域的损伤概率;根据获取的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每个连通域的损伤概率确定出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所有的磨削损伤连通域;
根据每张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磨削损伤连通域的中心点坐标和其相邻角度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磨削损伤连通域的中心点坐标判断该磨削损伤连通域是否在其相邻角度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存在;
若不存在,将当前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所采集的角度作为该磨削损伤连通域的旋转角度值;
若存在,根据该磨削损伤连通域在不同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中的面积确定出该磨削损伤连通域面积最大时所在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将该磨削损伤连通域面积最大时的轴承内圈顶部灰度图像所采集的角度作为该磨削损伤连通域的旋转角度值;
根据磨削损伤连通域的旋转角度值对轴承内圈进行旋转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液压泵轴承磨削工艺中的表面损伤识别及磨削控制方法,根据磨削损伤连通域的旋转角度值对轴承内圈进行旋转打磨的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申力高压油泵厂,未经启东市申力高压油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3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