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3207.2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1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力;朱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创方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42 | 分类号: | H04L41/142;H04L41/147;H04L41/08;G06F17/12;G06F17/16;G06F1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子钰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云 环境 资源 自动化 方法 | ||
1.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多云环境下云资源的各运维场中所有运维QoS属性值构成初始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得到归一化矩阵码Mc:
;
其中,所述归一化矩阵码Mc的每一行则代表一个运维场中的n个运维QoS属性值,归一化矩阵码Mc共有k个运维场;
步骤2,基于归一化矩阵码Mc,计算多运维场集合C的运维中心PO和极界Pe,获取所有运维场的最大运维距离dmax和最小运维距离dmin,计算多运维场能级间的距离差△r;
步骤3,基于单一运维归类算法确定每一个运维过程实际划分到的运维场,估算每一个运维过程所在运维场的索引值if;
步骤4,根据多运维场集合C中的每一个运维场的势能值,形成按照势能值排序的运维场集合S={s1,s2,…,sj,…};
步骤5,计算两个运维场的总迁移延迟比;
步骤6,采用自回归预测模型预测运维场迁移期间的行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运维中心PO表示为:
PO=(min[p1], min[p2],…,min[pk]);
其中,[p1]则代表第一个运维场的n个运维QoS属性值构成的一维矩阵,[pk]则代表第k个运维场的n个运维QoS属性值构成的一维矩阵;
所述极界Pe表示为;
Pe=(max[p1], max[p2],…,max[pk]);
计算多运维场集合C中所有的运维距离向量ds:
;
其中是运维场s的第i个QoS属性值;是运维场中心的第i个QoS属性值;n表示一个运维场的n个QoS属性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运维归类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基于运维场s的运维距离ds计算运维势能Eps ;
;
其中,为势能参数;
计算运维势能差:
,
计算第if个运维场的收缩及扩张势能值和,
;
;
其中,为第if个运维场的运维半径;
步骤3.2,将运维场s的势能Eps与第if个运维场的平均势能、收缩势能值和扩张势能值作比较,确定运维场s的索引值;
步骤3.3,更新确定索引值的运维场s的平均势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实时运维场迁移的收敛系数定义为两个运维场的总迁移延迟比:
;
其中,T1和T2分别为两个运维场的迁移持续时间,V1和V2分别为两个运维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通过时间p内的一组运维场访问次数m1,m2,…,mp和时间t白噪声的线性组合,得出周期t的运维场访问次数的预测值mt:
;
其中,为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值,为估计参数;
根据线性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将上述线性方程组转换为以下三个向量:
;
将预测值mt等式改写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云环境下云资源自动化运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长度为N的样本数据来拟合回归模型,假设M0是一维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M1是一维回归模型的平方余数,回归模型分布F如下:
;
长度为N的样本数据遵循F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创方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创方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3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