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锅炉引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2905.0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6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强;唐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28;F04D29/30;F04D29/42;F04D29/58;F23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彭声强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锅炉 风机 | ||
1.小型锅炉引风机,其特征是,其包括蜗壳(1)、叶轮(2)以及输出旋转动力的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与蜗壳(1)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叶轮(2)设置在蜗壳(1)的内腔且与驱动装置(3)的旋转输出端固定连接;蜗壳(1)设置有引风入口(11)以及引风出口(12),叶轮(2)固定设置有叶轮叶片(21),叶轮叶片(21)随着叶轮(2)的旋转而推动空气以使空气远离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驱动装置(3)与蜗壳(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还包括隔热件(4)以及主动散热件(5),隔热件(4)设置在驱动装置(3)与蜗壳(1)之间,主动散热件(5)包括与驱动装置(3)的旋转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散热叶片(51);主动散热叶片(51)随着驱动装置(3)的旋转输出端旋转而驱动空气流经隔热件(4);叶轮叶片(21)为片状,叶轮叶片(21)包括依次连接的叶片内部(211)、叶片中部(212)、叶片外部(213);叶片内部(211)的正面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上底长为内部高(H1)、下底长为中部高(H2)、直角边长为内部宽(W1);叶片中部(212)的正面为矩形,该矩形的边长分别为中部高(H2)、中部宽(W2);叶片外部(213)的正面为类直角梯形,该类直角梯形的上底长为外部高(H3)、下底长为中部高(H2)、直角边长为外部宽(W3),叶片内部(211)靠近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且内部高(H1)所在面到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的距离为叶片设置内径(R5);叶片外部(213)远离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且外部高(H3)所在面到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的距离为叶片设置外径(R6);内部高(H1):中部高(H2):外部高(H3):内部宽(W1):中部宽(W2):外部宽(W3)的比值为35:65:55:34:15: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锅炉引风机,其特征是,引风出口(12)所在平面平行于驱动装置(3)的旋转轴心线;引风入口(11)设置在蜗壳(1)的另一个侧面且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使得叶轮(2)位于引风入口(11)与驱动装置(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锅炉引风机,其特征是,蜗壳(1)的内腔断面形状设置为:以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为中心设置参考正方形(13),以参考正方形(13)的四个顶点为圆心设置头尾依次连接的四段圆弧线,该四段圆弧线的半径依次为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第三半径(R3)、第四半径(R4),第二半径(R2)的圆弧线的圆心角、第三半径(R3)的圆弧线的圆心角、第四半径(R4)的圆弧线的圆心角均为九十度,引风出口(12)向内延伸形成与第一半径(R1)的圆弧线相切的平面,该平面平行于参考正方形(13)的其中两条边,该与第一半径(R1)的圆弧线相切的平面到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的距离为中心距(D1),参考正方形(13)的边长:中心距(D1):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第三半径(R3):第四半径(R4)的比值为28:250:231:203:176:1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锅炉引风机,其特征是,隔热件(4)包括隔热顶盘(41)以及隔热侧壁(42),隔热顶盘(41)固定在隔热侧壁(42)的顶端,隔热顶盘(41)与隔热侧壁(42)之间设置有散热入风口(43),隔热侧壁(42)的内腔的横断面由上往下逐渐变大;主动散热叶片(51)由主动散热叶片(51)的顶端向主动散热叶片(51)的底端逐渐远离叶轮(2)的旋转轴心线,隔热侧壁(42)的底端与蜗壳(1)之间设置有间隙而形成散热出风口(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锅炉引风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散热出风口(44)的总通风面积小于散热入风口(43)的总通风面积;
主动散热叶片(51)与隔热侧壁(42)的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叶端间隙宽(W4),叶端间隙宽(W4)由上往下逐渐缩小;
主动散热叶片(51)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外延部(512),隔热侧壁(42)的底端与蜗壳(1)之间设置有外延腔(422),外延部(512)插入外延腔(4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29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