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模态传感设备的浆纱上浆品质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1099.5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董耀月;张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欧罗曼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33/36;G06K9/62;G06T7/00;G06T7/11;G06T7/136;G06T7/60;G06T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模态 传感 设备 浆纱 上浆 品质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浆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传感设备的浆纱上浆品质分析方法,是关于纺织材料的液相处理的,该方法可以集成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机床可编程控制系统等。方法包括:获得每根纱线的吸浆能力,并获得每种类型纱线的平均吸浆能力;基于每种类型纱线的平均吸浆能力的差异和每种类型纱线上浆前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的差异对各种类型的纱线进行分组;组内每种类型纱线的第一评价值和第二评价值的乘积为每种类型纱线的上浆品质评价值。本发明不仅仅考虑了上浆后纱线的外观上的特征,还考虑到了上浆后纱线自身特征的改变,提高了对于纱线上浆品质评价的准确性,能够有效率的得到上浆后的纱线的品质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浆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传感设备的浆纱上浆品质分析 方法。
背景技术
对纱线上浆是纺织工序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上浆后的经纱会在纱线外表面形成一层薄的 浆膜,使得经纱外表面的毛羽贴附于纱线,增加经纱在之后制造过程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 及抗静电性,提高经纱的强力和饱和力,改善其可纺织性,尤其对于目前纺织业中广泛使用 的高速织机,经纱上浆的效果直接影响其效率。浆纱品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后续纺织工序的 效率和最后纺织工艺品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还是依靠人工,根据人工的经验对经纱的上浆品质进行评估,然后再 调节上浆机,使得经纱的上浆品质得到保证,但是这样因为人工主观因素的存在并不能准确 的对上浆品质进行准确的评价,同时人工的效率也是较低的;同时,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 发展,对上浆后纱线的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纱线上浆品质的评价,但并未考虑上浆后纱线本 身特性的改变,使得评价的结果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态传感设备的浆纱上浆品 质分析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传感设备的浆纱上浆品质分析方法,方法包括:分 别获得上浆前和上浆后只包含纱线的二值图像;基于上浆前后的二值图像中每列表示纱线的 像素点的数量的差值、纱线的长度分别获得浆膜平均厚度、上浆前后的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 根据上浆前后纱线的质量、浆液的密度、浆膜的体积以及上浆前纱线的体积获得浆液吸收率;
利用浆膜的平均厚度、浆液吸收率和上浆前纱线的平均直径获得每根纱线的吸浆能力, 并获得每种类型纱线的平均吸浆能力;基于每种类型纱线的平均吸浆能力的差异和每种类型 纱线上浆前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的差异对各种类型的纱线进行分组;
利用组内每种类型纱线中所有上浆后的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的平均值和方差、每种类型 纱线中所有纱线的吸浆能力的方差获得每种类型纱线的评价级别;组内各种类型纱线的评价 级别与组内最小评价级别的差值,与组内评价级别的极差的比值为第一评价值;
根据组内每种类型纱线烘干后卷绕时每根纱线对于卷绕筒的作用力的变化趋势获得作用 力稳定性;基于作用力稳定性和每种类型纱线中各根纱线上浆后质量的变化趋势获得第二评 价值;每种类型纱线的第一评价值和第二评价值的乘积为每种类型纱线的上浆品质评价值。
优选地,所述浆膜平均厚度包括:上浆后二值图像中每列像素点中表示纱线的像素点的 数量与上浆前每列像素点中表示纱线的像素点的数量的差值的均值为每根纱线的浆膜平均厚 度。
优选地,所述上浆前后的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包括:获得上浆前二值图像中各列像素点 中表示纱线的像素点的数量的均值,记为上浆前纱线的平均直径;获得上浆前二值图像中各 列像素点中表示纱线的像素点的数量与上浆前纱线的平均直径的均方差,均方差与上浆前纱 线平均直径的比值为上浆前的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同理获得上浆后的纱线纵向直径均匀度。
优选地,浆液吸收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欧罗曼家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欧罗曼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