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9037.0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K3/04;C08K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环氧树脂 高分子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制得的环氧树脂的耐腐蚀低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取环氧树脂E‑44 100g、丁基缩水甘油醚30g、咪唑固化剂3.9g和富勒烯40g,且固化条件:60℃/2h+80℃/2h;将所需的材料放入到实验台上,并将模具与环氧树脂的接触面用脱模剂涂上薄薄一层,用电子精密天平对富勒烯进行按重量比称量,平均分为4份,备用;将塑料杯放入到电子精密天平上。本发明整体方法过程简单,且操作方便,所用到的相关设备工具也相对精简,保证了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11H12O3)n,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 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不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种仍在不断增加,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84358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称取双酚A和质量浓度为8%-10%的NaOH混合液,混合搅拌至溶解,向溶解液中加入环氧氯丙烷,在 50℃-100℃条件下反应2h-3.5h,水洗至中性,脱水,即得环氧树脂产品,所述8%-10%NaOH混合液是由NaOH溶液与含碱饱和盐水配制而成,所述含碱饱和盐水为制备脂肪族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产生的副产物。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整体方法虽然节约了固体环氧树脂的生产成本,但是制得的环氧树脂的耐腐蚀功能相对较低,且基体的稳定性不高,因此,亟需一种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腐蚀的环氧树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材料:取环氧树脂E-44 100g、丁基缩水甘油醚30g、咪唑固化剂3.9g和富勒烯40g,且固化条件:60℃/2h+80℃/2h;
S2:将所需的材料放入到实验台上,并将模具与环氧树脂的接触面用脱模剂涂上薄薄一层,用电子精密天平对富勒烯进行按重量比称量,平均分为4份,备用;
S3:将塑料杯放入到电子精密天平上,并称量出环氧树脂E-441 100g,再称量出丁基缩水甘油醚30g,且称量出咪唑固化剂3.9g,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温度控制在40-60℃,直至药品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S4:将称量好的40g的富勒烯进行羟基化,并制得羟基化富勒烯水溶液;
S5:将制备好的羟基化富勒烯水溶液均匀铺在脱模布上,且用刷子蘸取搅拌后的适量混合液铺在脱模布上,用玻璃棒将混合液与羟基化富勒烯水溶液进行搅拌,使两者充分浸胶,搅拌均匀后再放一层脱模布,重复操作,直到铺完4层脱模布;最后将其放在模具上,并在模具上放一块板将其压实,放在烘箱中进行固化,将温度调为60℃固化2h,且在此过程中,将温度调为80℃固化2h;
S6:将固化好的制品从烘箱中取出,将制品从模具总取下来。对制品进行裁剪、打磨和修整。
优选地:所述富勒烯进行羟基化,将固体富勒烯放入到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搅拌反应,并依次点滴式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混合催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9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供电系统、车辆供电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车载温度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