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相时延测量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27908.5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5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韦沛;杨旭海;刘佳;马浪明;吴元伟;贾浩然;郭鹏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4R20/02 | 分类号: | G04R20/02;G04R20/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辛菲 |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相时延 测量 皮秒级 精度 卫星 干涉 时间 传递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相时延测量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两个测站共同观测同一卫星的观测数据;
根据GNSS数据,使用PPP解算出钟差初值;
根据卫星坐标,测站坐标、各项修正量和所述钟差初值,计算理论时延;
对所述观测数据依次进行相关处理和相关后处理,得到干涉群时延结果以及干涉相时延结果;
根据干涉群时延结果,解算出模糊度;
根据解算出的模糊度、所述干涉相时延结果以及所述理论时延,计算两个测站间的最终钟差,实现时间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时延表示为:
其中:Δt′AB指AB两站的钟差初值,是通过PPP时间传递获得的较低精度的纳秒级钟差产品;c是真空中的光速,dAS、dBS指卫星S分别到A、B站传播距离,指A、B站观测卫星S的对流层时延,指A、B站观测卫星S的电离层时延,指A、B站观测卫星S的引力时延,指A、B站的系统硬件时延,oth指其它改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包括:
对两个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理论时延补偿以及相位补偿;
对理论时延补偿和相位补偿后的观测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
将傅里叶变换后的两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互相关函数;
对所述互相关函数进行转化,得到关于频率的相位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后处理包括:
根据相位函数,计算干涉群时延结果以及干涉相时延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理论时延补偿以及相位补偿后的两个测站的观测数据表示为:
wA(t)=vA(t+δ)e-iθ
wB(t)=vB(t)
θ=2πfLOδ
其中,wA(t)、wB(t)分别表示A、B两个测站补偿后的信号,fLO为变频器的本振频率;
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表示为:
互相关函数表示为:
相位函数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解算出的模糊度、所述干涉相时延结果以及所述理论时延,计算两个测站间的最终钟差,实现时间传递包括:
根据解算出的模糊度、所述干涉相时延结果以及所述理论时延,计算出干涉测量的时差值;
根据干涉测量的时差值,引入观测方程,计算测站间的最终钟差,实现时间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涉群时延结果表示为:
干涉相时延结果表示为:
模糊度表示为:
干涉测量的时差值表示为:
Δt=δ+τphase;
其中,Δt指干涉测量的时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秒级精度的卫星干涉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观测方程表示为:
其中:ΔtAB指AB两站的最终钟差,是用于时间传递的修正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7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