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黑胫病菌单孢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6283.0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初明光;荣松柏;李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12;C12M1/38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裴爽 |
地址: | 230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病菌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黑胫病菌单孢分离装置,涉及菌株培养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箱,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执行箱;限定圈,其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连接有辅助机构;限定架,所述限定架上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的一侧连接有位于执行箱内的消毒机构;橡胶手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执行箱上,两个所述橡胶手套之间设置有与执行箱相连接的显微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执行箱中进行多样化的操作,同时控制内部的温度等环境因素,很好的培养菌落,然后在的密封的环境中,进行稀释和稳定,保证整体分离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株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菜黑胫病菌单孢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菜黑胫病是世界范围内油菜及其它芸薹属植物广泛发生的真菌病害。在流行年份,可导致油菜籽减产20%-60%。引起这种病害的病原是小球腔菌属的2个近缘种,一种是斑点小球腔菌,另一种是双球小球腔菌。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L.maculans。1999年从油菜中鉴定出病原菌L.biglobosa,随后,在我国冬春油菜产区的14省发现油菜黑胫病。其发病田块黑胫病的发病率由零星发病到92%之间变化。在少量发病严重的田块,甚至有高达5%的病死株,所以在实际的研究和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取样培养,以保证对病菌的各项研究。
现有的培养,一般采用使用混养等方式,使得后续对当个菌株的的分离较为困难,容易混入其他杂菌,影响后续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菜黑胫病菌单孢分离装置,解决了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菜黑胫病菌单孢分离装置,包括:
底箱,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执行箱,所述执行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连接有添加机构,所述底箱的一侧连接有卸料门;
限定圈,其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连接有辅助机构;
限定架,所述限定架上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的一侧连接有位于执行箱内的消毒机构;
橡胶手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执行箱上,两个所述橡胶手套之间设置有与执行箱相连接的显微镜;
放置机构,其且与底箱内,且其一侧延伸到显微镜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
功能盒,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
提取箱,其内部固定套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提取箱滑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放大镜;
提取管,其与所述功能盒固定连接,其一端与提取箱相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切割刀的外侧;
导流管,其一端与提取箱的上部相连通,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功能盒固定连接的第一消毒箱,其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消毒箱固定连接的回流管;
导流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消毒箱内,其中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紫外线灯,其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消毒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能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拿取圈,所述拿取圈的上方设置有与功能盒固定连接的按钮,所述第一消毒箱的一侧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提取箱的一侧设置有与拿取盒固定连接的第一加热丝,所述功能盒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放大镜与导向架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
软管,其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导气管;
第二消毒箱,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执行箱的一侧,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消毒箱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6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