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线材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4494.0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玉;张卫华;王杰;张冬萍;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佳杰特种螺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5/12;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戴鹏 |
地址: | 2257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生产 工用 线材 表面 氧化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线材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续弯曲法: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线材热轧后依次交叉穿过多个固定设置的辊轮之间,使线材紧贴辊轮的表面,并通过牵引装置对线材进行牵引;本发明中,通过纯机械法对线材的表面进行处理,相较于机械加化学处理或纯化学处理方式,装置整体的占地面积小,无需使用化学用品,整个加工过程成本低,同时造成的坏境污染小,相较于硫酸处理法,不会出现氢脆的现象,且相较于硫酸处理法需要对硫酸的浓度及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纯机械处理防擦的可控性更高,同时相较于盐酸处理法,金属损耗更低,同时整体的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线材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线材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在生产前,通常需要对碳素钢丝热轧线材进行拉拔,使线材形成直径统一的钢丝,而碳素钢线材的表面通常覆盖一层氧化膜,其主要成分是:FeO、Fe3O4、Fe2O3等,而现在在拉拔之前需要对线材表面的氧化膜进行去除。
而目前针对碳素钢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去除方式通常为机械式、电解式或化学式,而单一的去除方式去除效果不佳,且酸洗的过程中会容易产生欠酸洗或过酸洗,因此需要调整加工方法以提高去除效率及去除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线材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针对碳素钢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去除方式通常为机械式、电解式或化学式,而单一的去除方式去除效果不佳,且酸洗的过程中会容易产生欠酸洗或过酸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线材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连续弯曲法: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线材热轧后依次交叉穿过多个固定设置的辊轮之间,使线材紧贴辊轮的表面,并通过牵引装置对线材进行牵引;
步骤2:矫直处理:将连续弯曲后的线材依次穿过多组对称设置的挤压辊轮,并且通过牵引装置拉动线材保持与挤压辊轮表面相切的方向进行滑动;
步骤3:打磨去除法:将矫直后的线材穿过两组相对设置的打磨辊之间,通过打磨辊对线材表面残留的少量氧化层进行去除;
步骤4:喷砂去除法:将打磨处理后的线材穿过喷砂箱,通过喷砂箱内部设置的多个不同方位的摔轮,带动金属砂呈扇形高速喷洒在线材的表面,对线材的表面进行细致消除;
步骤5:观察去除效果:观察处理后的线材的颜色以判断去除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固定设置的辊轮的直径均不相同,且辊轮之间的位置分布不规则,确保线材在穿过辊轮之间时与各个辊轮之间的接触长度及包角均不相同,进而通过连续弯曲而造成的反复延伸和压缩,促使线材表面附着的氧化层剥落。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相对设置的挤压辊轮可自行进行缓速转动,且挤压辊轮会对经过的线材提供一定的机械压力,提高矫直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打磨辊的表面设有致密的钢丝刷毛,且打磨辊在工作的过程中保持高速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摔轮的转速保持在3500转每分钟,同时需要根据线材的含碳量调整线材的移动速度,避免线材欠处理或过度处理影响线材质量。
优选的,金属砂循环进行利用,且在去除过程中脱落的氧化层会混入金属砂中,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筛选分离。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5:观察处理后的线材的表面颜色及光泽,当线材表面呈青灰色时表示处理效果良好,而当表面颜色呈黑色或清灰相间的颜色时表示清理效果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佳杰特种螺钉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佳杰特种螺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