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2904.8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旭良;刘靖;吴嘉豪;赵晓君;翁梦蔓;闵永刚;刘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1B32/205;C08K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有机 聚酰亚胺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将金属有机盐和二胺、二酐混合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制得溶有金属有机盐的聚酰胺酸溶液;将溶有金属有机盐的聚酰胺酸溶液亚胺化,制得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盐为乙酰丙酮铁、乙酰丙酮钴与乙酰丙酮镍中的一种;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与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联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酐与二胺的质量总和占有机溶剂质量的15~30%,所述金属有机盐占二酐与二胺质量总和的0.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聚合反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温度为15~35℃,反应时间为8~72小时;所述亚胺化为热亚胺化或化学亚胺化。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在制备石墨膜中的应用。
7.一种聚酰亚胺石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化膜;之后对所述碳化膜石墨化,得到所述聚酰亚胺石墨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处理具体为:以2℃/min的加热速率将所述金属有机盐/聚酰亚胺薄膜加热到1200-1500℃;所述石墨化具体为:在氩气氛围下将所述碳化膜以5℃/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2600-3200℃。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石墨膜。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膜在电子设备散热材料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29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料贴膜设备及铺料贴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