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1821.7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苗婷婷;吴中能;丁昌俊;刘俊龙;王涛;孙慧;闫彩霞;曹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3/80;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树 专用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肥125‑500份、磷肥200‑750份、钾肥20‑75份、有机肥250‑500份、土壤改良生物菌肥100‑200份。本发明将氮、磷、钾的速效肥与作为长效肥料的有机肥结合使用,提供了全面的营养元素,且有机肥和氮、磷、钾肥质共同提高了其有效性和利用率,还添加了土壤改良生物菌肥,使微生物与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相互作用,增加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杨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杨树在林业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大对杨树培育力度,有利于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林农增收。但长期栽植杨树纯林会导致严重的地力衰退,会使土壤氮、磷及有机质含量降低,且杨树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较高,营养元素消耗量大,故养分盈缺成为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而林地生产力急剧下降,施肥成为一种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杨树施肥大部分凭经验操作,肥料元素配比不科学,或只施单质肥,使肥料营养元素不全面,导致杨树在生长过程中肥料没有有效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后期营养不平衡和肥料吸收利用率低,导致杨树产量低,即便采用含有N、P、K的复合肥,由于其配比是针对一般农作物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在杨树人工林施肥经营中采取配方施肥技术,以解决杨树人工林长期连作林地衰退问题,从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杨树专用肥料,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了杨树人工林生长和材积量,促进杨树生长、提高产量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杨树专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肥125-500份、磷肥200-750份、钾肥20-75份、有机肥250-500份、土壤改良生物菌肥100-200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肥500份、磷肥250份、钾肥50份、有机肥250份、土壤改良生物菌肥200份。
优选的,所述氮肥含氮量≥46.4%。
优选的,所述磷肥中P2O5质量分数≥12%。
优选的,所述钾肥中K2O质量分数≥51%。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含N-P2O5-K2O,N-P2O5-K2O配比为13-0-3,且其中有机质含量≥20%,腐殖酸含量≥15%。
优选的,土壤改良生物菌肥含有效活菌数≥2亿/g,含水量≤20%。
所述的杨树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氮肥125-500份、磷肥200-750份、钾肥20-75份、有机肥250-500份、土壤改良生物菌肥100-200份;
S2、将S1称取的原料混合,即得所述杨树专用肥料。
所述的杨树专用肥料在种植杨树方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杨树专用肥料,将氮、磷、钾的速效肥与作为长效肥料的有机肥结合使用,提供了全面的营养元素,对连作杨树林地土壤的质地、物理、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等进行了很好的改良,有效促进了杨树二代林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1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共空间综合除味及消杀系统
- 下一篇: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