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放射性熔融玻璃体自动接渣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20288.2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茅洪菊;李要建;曹建涛;杨华;李政;邹晓鹏;朱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楹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F9/30 | 分类号: | G21F9/30;G21F9/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陆敏杰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熔融 玻璃体 自动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放射性熔融玻璃体自动接渣装置及其工艺,涉及放射性废物熔融接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冷却桶、吊装系统、接渣冷却室和固化室,玻璃冷却桶用于放置玻璃体接收桶1,接渣冷却室内设有接收工作箱、若干冷却工位和输送系统,玻璃冷却桶在接收工作箱内通过玻璃体接收桶1接收玻璃体,输送系统将玻璃冷却桶来回输送于接收工作箱和各个冷却工位之间,接渣冷却室和固化室顶部皆设有用于启闭的隔板阀,吊装系统通过隔板阀将接渣冷却室和固化室内的玻璃冷却桶进行来回吊装转移。达到了有效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放射性核素逃逸、泄露,且自动化的远距离操作减少了人员辐照、提高了整体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废物熔融接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放射性熔融玻璃体自动接渣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包括:技术废物、工艺废物、其他废物三大类。其中技术废物为核电站运行及维修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如受到污染且不可复用的防护品。工艺废物是核电站的工艺系统产生的废物,如废树脂、废过滤器芯等。其他废物则是指核电厂系统或者设备产生的有机废物,如废的润滑油、油脂、有机溶剂等。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每年的核电废物产生量也迅速增加,随着放射性废物暂存库不足,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成为了核电行业讨论的焦点。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是核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常规的处理技术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处置所需的体积、以节约处置费用与体积,根据放射性废物的可燃性,焚烧可以成为其主要的处理手段、大大降低了废物的贮存、运输、处置费用,此外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目前高温热处理技术是处理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实现高减容比。热等离子体焚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具有简单、高效、适应范围广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国内外现有的利用热等离子体技术进行废弃物的规模装置主要应用于处理高危废弃物以及燃烧废弃物的灰渣。对于放射性废物,处理后废渣中含有较多的放射性核素,有一定的空间污染,必须对其进行安全处理。等离子体的高温可以处理废弃物中的金属、混凝土、不可燃废物的处理,炉渣为非常稳定的玻璃固化体,便于后期处置。但目前利用等离子体热解/气化技术直接进行放射性废弃物处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目前处理放射性废物渣基本上都是焚烧灰,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备的针对等离子体气化炉玻璃体渣接收、整备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2.自动化程度低;很多工位采取人工操作,如桶的转运、接渣工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放射性熔融玻璃体自动接渣装置,通过玻璃体冷却桶可以实现快速冷却,防止析晶,冷却后得到玻璃体渣的物理化学性质更加稳定;同时,此系统的接渣、冷却过程一体化设计,接收与冷却过程均在同一气密系统中进行,可有效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放射性核素逃逸、泄露,自动化的远距离操作减少了人员的辐照、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放射性熔融玻璃体自动接渣装置,包括玻璃体冷却桶、吊装系统、接渣冷却室和固化室,玻璃体冷却桶用于放置玻璃体接收桶,
所述接渣冷却室内设有接收工作箱、若干冷却工位和输送系统,玻璃体冷却桶在接收工作箱内通过玻璃体接收桶接收玻璃体,输送系统将玻璃体冷却桶来回输送于接收工作箱和各个冷却工位之间,
所述接渣冷却室和固化室顶部皆设有用于启闭的隔板阀,吊装系统通过隔板阀将接渣冷却室和固化室内的玻璃体冷却桶进行来回吊装转移。
更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工作箱内设有用夹紧定位装置,用于加紧定位玻璃体冷却桶。
更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工作箱内设有玻璃体接渣口,下方还设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将玻璃体冷却桶顶升至与玻璃体接渣口处的密封罩抵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玻璃体接收桶内还设有料位报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楹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楹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0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