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9720.6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玉;杨同林;张洪;孙江龙;詹必雄;任耀辉;刘飞龙;张和;罗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支撑点 调节 型钢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包括:环形分段式轨道,环形分段式轨道以待拆除结构柱为圆心,通过梁侧夹具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与结构柱相连接的结构梁的下方;以及多组型钢立柱,多组型钢立柱沿着环形分段式轨道间隔设置,并且布置在结构梁的正下方,每组型钢立柱的数量相等且至少为两节,相邻两节型钢立柱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利用本发明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仅需拆改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拆改范围小,不受特殊构造梁方向影响且不影响整体结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改造项目中经常存在仅改造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无需拆改的情况。但实际施工改造中,因上部结构载荷等发生了变化,导致下部结构框架柱需拆除重做,而梁板无需拆改。现在常规做法需将下部结构一并拆除后再根据原图纸重新施工,此做法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且非常耗时,也不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度灵活、高安全性、高便捷性,并且满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同轮廓形式下的型钢换撑体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包括:环形分段式轨道,环形分段式轨道以待拆除结构柱为圆心,通过梁侧夹具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与结构柱相连接的结构梁的下方; 以及多组型钢立柱,多组型钢立柱沿着环形分段式轨道间隔设置,并且布置在结构梁的正下方,每组型钢立柱的数量相等且至少为两节,相邻两节型钢立柱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环形分段式轨道为多段工字型钢轨道组合连接成环形结构,环形分段式轨道以型钢立柱至结构柱的距离为半径,相邻两根型钢立柱为弧长,环形分段式轨道的下翼缘设置有多个定位桩,型钢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帽,定位桩与定位帽插接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梁侧夹具组件包括多组竖直设置的梁侧支撑和水平设置的梁底支撑主龙骨,梁侧支撑设置在梁两侧,支撑主龙骨设置在梁底部,并通过螺栓与两侧的梁侧支撑固定连接,相邻两组梁侧支撑通过横向支撑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梁侧支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螺栓孔,梁侧支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卡,定位卡为C字形结构,环形分段式轨道的上翼缘设置在定位卡中,且定位卡两侧通过螺丝紧固固定。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型钢立柱沿着环形分段式轨道均匀设置至少八组,相邻两组的每节型钢立柱之间采用十字交叉柱间角钢斜撑固定连接,柱间角钢斜撑的两端与型钢立柱上的第一连接板螺栓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组型钢立柱中相邻两节型钢立柱通过套筒连接,并通过销轴固定。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定位帽为圆筒结构,定位帽的顶部设置有钢板,钢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孔。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还包括组合操作平台,组合操作平台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最上面一节型钢立柱的内侧,组合操作平台包括竖向立杆和斜向支撑。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梁底支撑主龙骨采用双槽钢,柱间角钢斜撑采用L型钢,型钢立柱的外侧悬挂有密目式防尘网,内侧焊接有喷淋水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框架柱结构拆改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测算结构层高、结构梁位置及截面特征、待拆除结构柱截面尺寸选择合适的受力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9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