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9720.6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玉;杨同林;张洪;孙江龙;詹必雄;任耀辉;刘飞龙;张和;罗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支撑点 调节 型钢 体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包括:
环形分段式轨道(1),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以待拆除结构柱(9)为圆心,通过梁侧夹具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与所述结构柱(9)相连接的结构梁(10)的下方; 以及
多组型钢立柱(2),多组所述型钢立柱(2)沿着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间隔设置,并且布置在结构梁(10)的正下方,每组所述型钢立柱(2)的数量相等且至少为两节,相邻两节所述型钢立柱(2)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为多段工字型钢轨道组合连接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以型钢立柱(2)至结构柱(9)的距离为半径,相邻两根型钢立柱(2)为弧长,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的下翼缘设置有多个定位桩(4),所述型钢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帽(5),所述定位桩(4)与所述定位帽(5)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夹具组件包括多组竖直设置的梁侧支撑(7)和水平设置的梁底支撑主龙骨(8),所述梁侧支撑(7)设置在梁两侧,所述支撑主龙骨(8)设置在梁底部,并通过螺栓与两侧的梁侧支撑(7)固定连接,相邻两组所述梁侧支撑(7)通过横向支撑(8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支撑(7)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螺栓孔(72),所述梁侧支撑(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卡(71),所述定位卡(71)为C字形结构,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的上翼缘设置在所述定位卡(71)中,且定位卡(71)两侧通过螺丝(73)紧固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立柱(2)沿着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均匀设置至少八组,相邻两组的每节型钢立柱(2)之间采用十字交叉柱间角钢斜撑(25)固定连接,所述柱间角钢斜撑(21)的两端与型钢立柱(2)上的第一连接板(22)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每组型钢立柱(2)中相邻两节所述型钢立柱(2)通过套筒(3)连接,并通过销轴(3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帽(5)为圆筒结构,所述定位帽(5)的顶部设置有钢板(51),所述钢板(5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孔(52)。
8.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还包括组合操作平台(6),所述组合操作平台(6)通过第二连接板(61)固定在最上面一节所述型钢立柱(2)的内侧,所述组合操作平台(6)包括竖向立杆(62)和斜向支撑(63)。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支撑主龙骨(8)采用双槽钢,柱间角钢斜撑(25)采用L型钢,所述型钢立柱(2)的外侧悬挂有密目式防尘网(23),内侧焊接有喷淋水管(24)。
10.一种框架柱结构拆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测算结构层高、结构梁(10)位置及截面特征、待拆除结构柱(9)截面尺寸选择合适的受力构件;
步骤S2、在所述结构柱(9)所在位置安装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多支撑点位的可调节式型钢换撑体系,具体包括:
步骤S21、在所述结构柱(9)的四周沿环向等间距设置多组型钢立柱(2),型钢立柱(2)布置在结构梁(10)的正下方,每组所述型钢立柱(2)的数量相等且至少为两节,相邻两节所述型钢立柱(2)沿竖直方向通过套筒(3)固定连接;
步骤S22、在相邻两组的每节型钢立柱(2)之间采用十字交叉柱间角钢斜撑(25)固定连接,以形成稳定连接结构;
步骤S23、所述型钢立柱(2)最终高度施工完成后,在最上面一节所述型钢立柱(2)安装定位帽(5);
步骤S24、提前预制多段环形分段式轨道(1),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以待拆除结构柱(9)为圆心,以型钢立柱(2)至结构柱(9)的距离为半径,相邻两根型钢立柱(2)为弧长,在所述环形分段式轨道(1)的下翼缘设置多个定位桩(4),所述定位桩(4)与所述定位帽(5)插接连接;
步骤S25、定型加工梁侧夹具组件,其中,将梁侧支撑(7)设置在梁两侧,并固定在环形分段式轨道(1)上,将梁底支撑主龙骨(8)设置在梁底部,完成传力体系的构建;
步骤S26、利用梁侧夹具组件将环形分段式轨道(1)固定在结构梁(10)的下方,以将竖向荷载向下均匀传递;
步骤S3、进行结构柱(9)的拆除施工,所述结构柱(9)拆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钢筋的绑扎、支模施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97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