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3452.7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军;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永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6 | 分类号: | C23G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3 | 代理人: | 马英迪 |
地址: | 11032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金属表面 灰光饰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数的组分:柠檬酸3%‑5%、表面活性剂1‑3%、氧化剂13%‑20%、缓蚀剂0.1‑0.3%、湿润剂3‑4%、渗透剂0.1‑0.3%,余量为水;制备过程为:将水分成等份额的若干份,在其中一份水中加入柠檬酸,搅拌,加入表面活性剂、缓蚀剂、渗透剂、氧化剂、湿润剂,然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最后,获得电镀前处理用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该除灰光饰剂不仅能10秒内快速去除金属酸洗后的挂灰,而且,操作过程中无任何刺激性气味;更重要一点是除灰后对金属表面形成平整作用,不仅提高镀层附着力,而且大大增加镀层光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灰光饰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前处理会产生挂灰,原因如下:(1)很多金属制品材质本身含碳量高,经过酸蚀、阳极电解等工序后,一部分铁被溶解掉,剩下的碳组分形成挂灰;(2)工件在加工过程使用的润滑油或防锈油中含有碳微粒,当吸附在工件表面的油被除掉后,碳微粒由于其表面能很大,牢牢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挂灰;(3)工件加工后,由于存放时间长,空气中的尘埃吸附在油膜上,当油膜被除掉时,尘埃紧紧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挂灰。
目前,电镀工艺去除挂灰的主要方法有:机械方法:酸洗后用抹布蘸清水擦拭掉,该种办法存在的缺陷是浪费人力,效率低,不适合性状复杂的工件,镀层表面无光亮;盐酸加热,把工件浸到40-50℃的盐酸内并不停晃动10秒钟左右,该种方法的缺陷是不环保,操作难度大且危险,容易造成工件过腐蚀甚至报废,镀后镀层颜色暗淡,美观度差;目前市场上用的很多除灰剂配方内一般含有铬酸酐,还有硝酸等,里面还含有氨氮,不环保,对环境污染大,对金属工件也没有光饰作用;同时,市场中众多光饰产品配方中还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为主的成分,生物降解性差,不仅除灰能力差,而且环保性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及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及制备方法,该除灰光饰剂不仅能10秒内快速去除金属酸洗后的挂灰,而且,操作过程中无任何刺激性气味;更重要一点是除灰后对金属表面形成平整作用,不仅提高镀层附着力,而且大大增加镀层光泽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数的组分:柠檬酸3%-5%、表面活性剂1-3%、氧化剂13%-20%、缓蚀剂0.1-0.3%、湿润剂3-4%、渗透剂0.1-0.3%,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碳伯醇聚氧乙烯醚、十三碳伯醇聚氧乙烯醚、十四碳伯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碳仲醇聚氧乙烯醚、十三碳仲醇聚氧乙烯醚、十四碳仲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高锰酸钾、次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蚀剂为甲基苯并三氮唑(TTA)和/或2-巯基苯并噻唑(MBT)。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湿润剂为拉开粉BX、NP-10、NNO、SOPA-270NNO、水溶性氮酮、油溶性氮酮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渗透剂为JFC系列、低泡渗透剂SF、快速渗透剂T、耐碱渗透剂OEP-70、耐碱渗透剂AEP、渗透剂OE-35、超强渗透剂JFC-E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环保型金属表面除灰光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永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永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