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1915.6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尧建敏;万猛;马才良;张佳星;王朋雨;张成林;胡守浩;陈丁;明启盟;别亚威;杨小龙;刘康;柯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水位 变动 库区 桥梁 混凝土泵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浮筒单元(6)上的泵管组件(1),泵管组件(1)包括第一管体(101),第一管体(101)的上部固设在墩柱上,第一管体(101)的下部设有喇叭口(106),第一管体(101)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管体(102),第二管体(102)的底部通过第三管体(103)连接有第四管体(104), 第二管体(102)的顶部设有固定单元(4),第一管体(101)贯穿设置在固定单元(4)内,第二管体(102)内侧固设有滚动装置(2),滚动装置(2)的下侧设有自调节锁止机构(8),固定单元(4)用于第二管体(102)的固定,滚动装置(2)和自调节锁止机构(8)分别用于第二管体(102)的限位和锁止;
第二管体(102)套设在第一管体(101)的喇叭口(106)上;
滚动装置(2)能贴合在第一管体(101)的外侧壁,从而为第二管体(102)提供运动的轨迹和方向,保证第二管体(102)和第一管体(101)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自调节锁止机构(8)在第二管体(102)上升或下降时,均匀保证第二管体(102)和第一管体(101)之间的连接稳定,从而能将第二管体(102)进行锁止;
第一管体(101)、第二管体(102)、第三管体(103)和第四管体(104)通过活动接头(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活动接头(3)包括第一球形转接头(301)和第二球形转接头(302),第二管体(102)通过第一球形转接头(301)和第三管体(103)连接,第三管体(103)通过第二球形转接头(302)和第四管体(1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固定单元(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环卡板(401),半环卡板(401)上设置有卡口(405),第一管体(101)穿设在卡口(405)内,半环卡板(401)通过螺钉(410)连接,半环卡板(401)的上还设有第七通孔(408),固定单元(4)通过缆绳(10)和自调节锁止机构(8)连接,缆绳(10)穿设在第七通孔(40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自调节锁止机构(8)包括环筒(801),环筒(801)的外侧设有多个限位卡板(810),第二管体(102)的内侧设有多个第一滑槽(107),限位卡板(810)滑设在第一滑槽(107)内,限位卡板(810)上设有第三耳板(811),缆绳(10)的一端和第三耳板(811)固定连接,缆绳(10)的另一端通过收卷机固定在墩柱上,收卷机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滚动装置(2)包括轨道(201),轨道(201)内设有多个滚动体(202),轨道(201)的底部设有挡板(204),挡板(204)的内侧设有第一斜面(205),自调节锁止机构(8)包括环筒(801),环筒(801)上设置有第二滑槽(804),第二滑槽(804)内滑设有滑块(805),滑块(805)上设有第三斜面(812),第三斜面(812)斜率和第一斜面(205)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环筒(801)中间设有第六通孔(802),第六通孔(802)的内侧设有第二斜面(803),第二斜面(803)斜率和第一滑槽(107)相匹配,第二斜面(803)贴合在喇叭口(106)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适应高水位变动库区桥梁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滑槽(804)两侧分别设有螺纹孔(813),螺纹孔(813)内设有限位柱(806),限位柱(806)通过弹簧(807)和滑块(80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9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