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1905.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华;娄晓杰;李雍;高景晖;雷达;魏建强;董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9/18;B02C19/10;B01F33/83;B01F2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陶瓷 介质 材料 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的多个冷磨机构,这些冷磨机构的进口与混料罐连接,所述混料罐具有供原料进入的进口总管,各所述冷磨机构的出口与一级加热机构的进口连通,所述一级加热机构的出口与二级加热机构的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磨机构包括设置于外罩壳内的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所述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相互扣合形成完整的外研磨壳,于所述外研磨壳内设置有内研磨壳,于外研磨壳和内研磨壳之间形成研磨空间,于所述第二半球壳上构造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进料管,于所述内研磨壳上构造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传动杆,所述转动杆穿经第一半球壳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管和传动杆分别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内研磨壳内设置有冷却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均匀布设于内研磨壳的多根制冷管,于所述传动杆内构造有制冷介质进入通道和制冷介质回流通道,各所述制冷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冷介质进入通道和制冷介质回流通道连通,于传动杆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接件,所述制冷介质进入通道和制冷介质回流通道分别通过第一转接件与制冷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壳和第二半球壳相互靠近端分别构造有第一过料网筒和第二过料网筒,所述第二过料网筒插装于第一过料网筒内,且第一过料网筒和第二过料网筒的径向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进料管经伸缩管与混料罐连通,于所述混料罐与进料管之间装配有调节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经连接架连接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的轴线和第二齿圈的轴线重合,且第一齿圈的半径小于第二齿圈的半径,第一齿圈高于第二齿圈;各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齿圈的下方并与第一齿圈相互啮合,各所述传动杆上安装有第二齿轮,且且第二齿轮位于第二齿圈的上方并与第二齿圈相互啮合,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加热釜内的加热搅拌单元,于所述加热搅拌单元的下端构造有输送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搅拌单元包括输出轴与搅拌安装杆连接的正反转电机,于所述搅拌安装杆上设置有多个加热部,这些加热部沿搅拌安装杆的周向均匀设置,各所述加热部包括经加热总管连接的多根加热支管,这些加热支管沿搅拌安装杆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搅拌安装杆内构造有加热介质进入通道和加热介质回流通道,所述加热介质进入通道与环形分配通道连通,所述环形分配通道构造于搅拌安装杆内,且各加热总管的进口端与环形分配通道连通,各所述加热支管和各加热总管的的出口端与加热介质回流通道连通,于所述搅拌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二转接件,加热介质进入通道和加热介质回流通道分别连通蒸汽进口管和蒸汽出口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陶瓷介质材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构造于搅拌安装杆下部的第一螺旋叶片,所述加热釜的下端构造有排料筒,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位于排料筒内;于所述加热釜的上部构造有抽真空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